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34KB
頁數:
任何一個民族的居住方式,都離不開他們生存的時代、地域所給予的各種條件。都不能超越他們對建筑材料的認識程度和建筑技術的掌握程度。上古之時,人類穴居群處,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為了更好地生活,并防止野獸毒蟲的侵襲,人們開始構木筑巢,為自己建造可以棲身的住屋。而在一些氣候炎熱的地區(qū),從事固定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的民族,便開始變穴居為構筑干欄式的樓閣。他們從地上豎起質地堅硬的原木作為柱子、樓架,用木板或竹籬搭成樓板和墻壁,加以蔭蔽、形成房屋,下層則空著。這種房屋史書上稱為干欄式建筑,也就是后代樓閣的前身。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32KB
頁數: 37頁
GRC構件起源及發(fā)展 GRC技術起源于 20世紀 60年代的歐美國家。在 GRC技術發(fā)展的初期,由于其突出的物 理性能,使得人們對 GRC材料給予了厚望。當時在 GRC材料中使用的是無堿玻璃纖維 (E-Glass ),這種纖維原本是用于塑料制品,并且相當成功。但是由于水泥是一種堿性材 料,不具備耐堿性能的無堿玻璃纖維長期處于水泥制品的堿性環(huán)境中, 不斷地被侵蝕, 使得 GRC制品性能迅速下降,無法保證 GRC制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這一問題在當時嚴重制約了 GRC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直到英國的科學家們于 1967 年成功研制出了 AR玻璃纖維,也就是 耐堿玻璃纖維。 AR玻璃纖維的誕生,成功解決了 GRC制品的耐久性問題,使得 GRC獲得的 新生。中國對于 GRC中玻璃纖維的耐堿性問題, 一方面進行高性能耐堿玻璃纖維的開發(fā), 另 一方面著手于研制低堿度水泥,并于上世紀 70 年代成功研制出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