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電路分析基礎 | 作????者 | 于寶琦、孫禾、于桂君 |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5年5月 |
頁????數(shù) | 202 頁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122229021 |
版????次 | 1版1次 | 叢書名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
于寶琦,女,50歲,遼寧科技學院電信學院副教授,電工電子教研室主任;遼寧科技學院教學質量優(yōu)秀教師。從事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本科教學。教育背景:1983.9—1987.7 遼寧師范大學物理系本科,獲理學學士學位。業(yè)務成果:主持科研課題2項,在全國性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篇,主編著作4部,副主編1部,參編著作3部。
第1章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定律1
1.1電路及電路模型1
1.1.1電路的組成與功能1
1.1.2電路模型2
1.2電路的主要物理量2
1.2.1電流及其參考方向2
1.2.2電壓及其參考方向3
123電功率和電能4
13電路的基本定律5
131歐姆定律5
132基爾霍夫電流定律5
133基爾霍夫電壓定律6
14基本電路元件7
141電阻元件7
142電感元件9
143電容元件10
144獨立電源11
145受控電源12
本章小結13
習題113
第2章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16
21電路等效變換的基本概念16
211一端口網絡16
212等效電路與等效變換16
22電阻的等效變換17
221電阻的串、并聯(lián)17
222平衡電橋的特點及分析方法19
223電阻Y連接和△連接的等效變換20
23電源網絡的等效變換22
231理想電源網絡的等效變換22
232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23
233受控源的等效變換25
本章小結25
習題226
第3章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0
31支路電流法30
32網孔電流法32
33節(jié)點電壓法34
34疊加定理和齊次定理37
341疊加定理37
342齊次定理39
35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41
36最大功率傳輸定理46
*37互易定理48
本章小結51
習題353
第4章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57
41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57
411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57
412周期、頻率和角頻率57
413瞬時值、最大值、有效值58
414相位、初相位、相位差59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0
421復數(shù)60
4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1
43單一參數(shù)電路元件的交流電路62
431純電阻正弦交流電路63
432純電感正弦交流電路64
433純電容電路66
44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68
45阻抗和導納70
451阻抗70
452導納71
453阻抗和導納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73
46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74
47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75
471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75
472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77
48電路的諧振78
481串聯(lián)諧振78
482并聯(lián)諧振79
本章小結80
習題481
第5章三相交流電路83
51三相電源83
52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86
521負載星形連接87
522負載三角形連接89
53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90
54三相電路的功率94
541三相功率的計算94
542三相功率的測量95
本章小結97
習題598
第6章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101
61非正弦周期信號的諧波分析101
611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葉級數(shù)分解101
612非正弦周期信號的頻譜103
62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平均值、有效值及其電路的平均功率103
621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平均值103
622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103
623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的平均功率104
63非正弦周期信號電路的諧波分析法105
本章小結106
習題6107
第7章互感耦合電路與變壓器109
71互感及互感電壓109
711互感現(xiàn)象109
712互感電壓109
713互感線圈的電壓、電流關系110
714互感線圈的同名端111
7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113
721耦合電感的連接方式及去耦等效電路113
722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117
73空心變壓器119
74理想變壓器121
本章小結122
習題7122
第8章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125
81電路的過渡過程和換路定律125
811過渡過程的產生125
812換路定律125
82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127
821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127
822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129
83一階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131
831RC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132
832RL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134
84一階電路的全響應和三要素法136
841一階電路的全響應136
842三要素法137
85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139
851階躍函數(shù)139
852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140
86二階電路的時域分析142
本章小結147
習題8148
第9章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152
91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152
92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153
93拉普拉斯反變換157
931拉普拉斯反變換157
932部分分式展開法157
94復頻域中的電路定律和電路模型161
941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161
942電路元件的復頻域分析161
95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165
本章小結166
習題9166
第10章二端口網絡169
101二端口網絡基本概念169
102二端口網絡的方程和參數(shù)170
1021Y參數(shù)170
1022Z參數(shù)172
1023T參數(shù)174
1024H參數(shù)175
1025二端口網絡參數(shù)間的關系176
103二端口網絡的連接和等效電路177
1031二端口網絡的連接177
1032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179
104二端口網絡的輸入輸出阻抗180
1041輸入阻抗180
1042輸出阻抗181
本章小結181
習題10182
第11章磁路與鐵芯線圈185
111磁路及基本物理量185
1111磁路概念185
1112磁路的主要物理量185
1113鐵磁材料的磁性能186
1114簡單磁路的分析188
112交流鐵芯線圈190
113電磁鐵192
本章小結193
習題11194
部分習題答案196
參考文獻202 2100433B
《電路分析基礎》注重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系統(tǒng)講述,在保證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突出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使學生在電路分析方面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為以后學習各專業(yè)課程、科學研究和接受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電路分析基》礎共11章,其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三相交流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互感耦合電路與變壓器、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二端口網絡、磁路與鐵芯線圈。為了使讀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書中配有較多的貼近實際的例題、習題;《電路分析基礎/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的最后附有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還有與《電路分析基礎/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配套的電路實驗指導教材。
《電路分析基礎》內容簡明、語言流暢、通俗易懂,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電氣、電子信息類和部分非電類專業(yè)本科生、專科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相關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學習使用。
比如說電壓與電流吧,對一個二端元件來說如果你選擇電壓方向為左正右負,而你選擇電流從元件的左端流入這時電壓與電流就是關聯(lián)參考方向,如果選擇從右端流入這時電壓與電流就是非關聯(lián)的參考方向。
呵呵 電路分析基礎包含了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電路分析基礎的子集。
個人覺得是光纖通信,這一個專業(yè)比較容易一點。
格式:pdf
大?。?span id="8rfipqv" class="single-tag-height">228KB
頁數(shù): 16頁
評分: 4.7
第 1 頁 共 17 頁 電路分析的基礎知識 【內容提要】 電路理論一門是研究由理想元件構成的電路模型分析方法的理 論。本章主要介紹: 1、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分析的概念; 2、電路中常用的基本物理量; 3、電路的基本元件; 4、基爾霍夫定律; 5、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6、簡單 RC電路的過渡過程 本章重點: 簡單直流電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節(jié) 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分析的概念 一、電路及其作用 1、電路:電路是為了某種需要, 將各種電氣元件和設備按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的電 流通路。 2、電路的作用: 電路的基本功能可分為兩大類: ① 是實現(xiàn)對信號的傳遞和處理。話筒→放大器→喇叭。 ② 是實現(xiàn)能量的傳輸和轉換。 發(fā)電機→升壓變壓器→導線→降壓變壓器→用電設備。 3、電路的組成: 顯然,任何一個電路都離不開提供能量的電源(或信號源) 、消耗 能量的負載 (燈泡、喇叭)以及中間環(huán)節(jié) (連接二者之間的各種
格式:pdf
大?。?span id="iw9jl44" class="single-tag-height">228K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5
“電路分析基礎”試題 (120 分鐘 )— III 一、 單項選擇題 (在每個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 選出一個正確答案, 并將正確答案的 號碼填入提干的括號內。每小題 2分,共 40分) 1、 圖示電路中電流 i 等于( ) 1)1A 2)2A 3)3A 4)4A 2、圖示單口網絡的短路電流 sci 等于( ) 1)1A 2)1.5A 3)3A 4) -1A 3、圖示電路中電壓 u 等于( ) 1)4V 2) -4V 3)6V 4) -6V 4、圖示單口網絡的開路電壓 ocu 等于( ) 1)3V 2)4V 3)5V 4)9V 7A 2 14 i 6V 2 4sci 2 4 + _ 22 - 2V + - 10V + u - + 1 2 6V + _ 3V + _ + - ocu 5、圖示電路中電阻 R吸收的功率 P等于( )
書名:電路分析基礎
叢書名: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出版日期:2014-08-25
ISBN:978-7-5606-2869-1
作者:張永瑞
開本:16開
字數(shù):529千字
定價:¥39.00
裝訂:平裝
《電路分析基礎(第四版)》是作者結合40余年的教學經驗,并參考國內外同類優(yōu)秀教材好的編寫理念, 精心修編的一本適應當代電子科技發(fā)展需要的著作。
該書內容符合教育部修訂頒布的《高等工業(yè)學校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本書共7章, 主要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 電阻電路分析、動態(tài)電路時域分析、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 互感與理想變壓器、 電路頻率響應和二端口網絡。
本書基本概念講述清晰,基本分析方法講解透徹,步驟明確,舉例聯(lián)系實際,經典內容取舍合理,新器件、新方法介紹適度; 每節(jié)后的思考題能啟發(fā)讀者深思聯(lián)想, 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概念;每章后的習題難易度適中, 方便讀者習作;各章小結歸納提綱挈領, 主次點鮮明, 易于讀者掌握。
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yè)的各類本科生教材,也可供電子類專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 1
1.1 電路模型 1
1.1.1 實際電路的組成與功能 1
1.1.2 電路模型 2
思考題 4
1.2 電路變量 4
1.2.1 電流 4
1.2.2 電壓 5
1.2.3 電功率 8
思考題 10
1.3 歐姆定律 11
1.3.1 歐姆定律 11
1.3.2 電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與能量 12
思考題 13
1.4 理想電源 14
1.4.1 理想電壓源 14
1.4.2 理想電流源 16
思考題 18
1.5 基爾霍夫定律 18
1.5.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19
1.5.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21
思考題 25
1.6 電路等效 26
1.6.1 電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26
1.6.2 電阻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等效 27
1.6.3 理想電源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等效 33
思考題 36
1.7 實際電源的模型及其互換等效 36
1.7.1 實際電源的模型 36
1.7.2 實際電壓源、 電流源模型互換等效 37
思考題 39
*1.8 電阻Π、 T電路互換等效 40
1.8.1 Π形電路等效變換為T形電路 40
1.8.2 T形電路等效變換為Π形電路 42
思考題 44
1.9 受控源與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44
1.9.1 受控源定義及其模型 44
1.9.2 含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46
思考題 48
1.10 小結 48
習題1 52
第2章 電阻電路分析 57
2.1 支路電流法 57
2.1.1 支路電流法 58
2.1.2 獨立方程的列寫 59
思考題 63
2.2 網孔分析法 63
2.2.1 網孔電流 63
2.2.2 網孔電流法 64
思考題 69
2.3 節(jié)點電位法 69
2.3.1 節(jié)點電位 70
2.3.2 節(jié)點電位法 70
思考題 76
2.4 疊加定理、 齊次定理和替代定理 77
2.4.1 疊加定理 77
2.4.2 齊次定理 80
2.4.3 替代定理 81
思考題 83
2.5 等效電源定理 84
2.5.1 戴維寧定理 84
2.5.2 諾頓定理 86
思考題 92
2.6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93
2.6.1 最大功率傳輸問題 93
2.6.2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93
思考題 97
2.7 小結 97
習題2 100
第3章 動態(tài)電路時域分析 104
3.1 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 104
3.1.1 電感元件 104
3.1.2 電容元件 107
3.1.3 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的串并聯(lián)等效 110
思考題 112
3.2 動態(tài)電路方程及其解 113
3.2.1 動態(tài)電路方程 113
3.2.2 動態(tài)電路方程解 114
思考題 122
3.3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零狀態(tài)響應和全響應 122
3.3.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122
3.3.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124
3.3.3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126
思考題 130
3.4 階躍函數(shù)與階躍響應 130
3.4.1 階躍函數(shù) 130
3.4.2 階躍響應 132
思考題 134
*3.5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134
3.5.1 α>ω0(R2>4L/C), 過阻尼情況 136
3.5.2 α=ω0(R2=4L/C), 臨界阻尼情況 137
3.5.3 α<ω0(R2<4L/C), 欠阻尼情況 138
思考題 139
3.6 正弦激勵下一階電路的響應 139
3.6.1 正弦激勵下一階RC電路的全響應 139
3.6.2 一個重要結論 141
思考題 142
3.7 小結 142
習題3 145
第4章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 151
4.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151
4.1.1 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 151
4.1.2 相位差 154
4.1.3 有效值 155
思考題 157
4.2 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法 157
4.2.1 復數(shù)的兩種表示形式及四則運算復習 157
4.2.2 相量代表正弦交流電 158
思考題 162
4.3 基本元件VCR的相量形式和KCL、 KVL的相量形式 163
4.3.1 R、 L、 C的電壓、 電流關系的相量形式 163
4.3.2 KCL、 KVL的相量形式 167
思考題 169
4.4 阻抗與導納 169
4.4.1 阻抗與導納的概念 169
4.4.2 阻抗和導納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等效 171
4.4.3 阻抗串聯(lián)模型和并聯(lián)模型的等效互換 173
思考題 179
4.5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相量法分析 179
4.5.1 串、 并、 混聯(lián)電路的分析 179
4.5.2 網孔、 節(jié)點分析法用于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182
4.5.3 等效電源定理用于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183
思考題 186
4.6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 186
4.6.1 基本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186
4.6.2 一端口網絡的功率 191
4.6.3 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 196
思考題 199
4.7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中的功率傳輸 199
4.7.1 減小損耗和高效傳輸問題 200
4.7.2 最大功率傳輸問題 200
思考題 204
*4.8 三相交流電路概述 204
4.8.1 三相電源 204
4.8.2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207
4.8.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211
思考題 213
4.9 小結 213
習題4 216
第5章 互感與理想變壓器 221
5.1 耦合電感元件 221
5.1.1 耦合電感的基本概念 221
5.1.2 耦合電感線圈上的電壓、 電流關系 223
思考題 228
5.2 耦合電感的去耦等效 228
5.2.1 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等效 228
5.2.2 耦合電感的T形等效 229
思考題 232
5.3 含互感電路的相量法分析 233
5.3.1 含互感電路的方程法分析 233
5.3.2 含互感電路的等效法分析 234
思考題 239
5.4 理想變壓器 240
5.4.1 理想變壓器的三個理想條件 240
5.4.2 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 241
思考題 246
5.5 實際變壓器模型 247
5.5.1 空芯變壓器 247
5.5.2 鐵芯變壓器 250
思考題 253
5.6 小結 253
習題5 254
第6章 電路頻率響應 259
6.1 網絡函數(shù)與頻率響應 259
6.1.1 網絡函數(shù) 259
6.1.2 網絡頻率特性 260
思考題 261
6.2 常用RC一階電路的頻率特性 262
6.2.1 RC一階低通電路的頻率特性 262
6.2.2 RC一階高通電路的頻率特性 266
思考題 268
6.3 常用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 268
6.3.1 串聯(lián)諧振 269
6.3.2 頻率特性 274
6.3.3 通頻帶 277
思考題 279
6.4 實用r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 280
6.4.1 并聯(lián)諧振 280
6.4.2 頻率特性 283
6.4.3 通頻帶 285
思考題 289
6.5 小結 289
習題6 290
第7章 二端口網絡 295
7.1 互易定理 295
7.1.1 互易性 295
7.1.2 互易定理 296
思考題 301
7.2 n端網絡與n口網絡 301
思考題 302
7.3 二端口網絡的方程與參數(shù) 302
7.3.1 Z方程與z參數(shù) 302
7.3.2 Y方程與y參數(shù) 305
7.3.3 A方程與a參數(shù) 306
7.3.4 H方程與h參數(shù) 307
思考題 311
7.4 二端口網絡的連接 311
7.4.1 串聯(lián) 311
7.4.2 并聯(lián) 312
7.4.3 級聯(lián) 313
7.4.4 二端口網絡連接有效性檢驗 314
思考題 316
7.5 二端口網絡的等效 317
7.5.1 二端口網絡的z參數(shù)等效電路 317
7.5.2 二端口網絡的y參數(shù)等效電路 319
思考題 320
7.6 二端口網絡函數(shù)與特性阻抗 320
7.6.1 策動函數(shù) 321
7.6.2 轉移函數(shù) 324
7.6.3 特性阻抗 327
思考題 329
7.7 小結 330
習題7 331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335
索引 341
參考文獻 348
書 名 電路分析基礎(工業(yè)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立項項目)
叢 書 名 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guī)劃教材——高校系列
標準書號 ISBN 978-7-115-29402-9
作 者 史健芳 陳惠英 李鳳蓮 等編著
責任編輯 鄒文波
開 本 16 開
印 張 20.75
字 數(shù) 518 千字
頁 數(shù) 322 頁
裝 幀 平裝
版 次 第1版第1次
本 印 次 2012年10月
首 印 數(shù) -- 冊
定 價 42.00 元
本書以電路理論的經典內容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電路理論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厚基礎、寬口徑、會設計、可操作、能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為目的。
全書較全面地闡述了電路的基本理論,并適當引入電路新技術。內容遵從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主要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等效變換、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動態(tài)電路分析、非直流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三相電路、頻率響應、耦合電感的電路分析、雙口網絡、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應用、非線性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10.0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14章內容。每章精選適量例題及填空、選擇、計算題,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在敘述中力求文字簡練,通俗易懂。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測控技術及儀器、自動化、自動控制、計算機等電類本科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 1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
1.2 電路的基本變量 2
1.2.1 電流與電壓 2
1.2.2 功率和能量 4
1.3 基爾霍夫定律 6
1.3.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7
1.3.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8
1.4 電阻元件 10
1.5 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 12
1.5.1 理想電壓源 12
1.5.2 理想電流源 14
1.6 實際電源的模型 15
1.7 受控源 16
本章小結 19
習題 19
第2章 電路的等效變換 23
2.1 等效變換的概念 23
2.2 電阻的聯(lián)接 24
2.2.1 電阻的串聯(lián) 24
2.2.2 電阻的并聯(lián) 25
2.2.3 電阻的混聯(lián) 29
2.2.4 星形電阻網絡與三角形電阻網絡的等效變換 29
2.3 電源的聯(lián)接及等效變換 34
2.3.1 電壓源的聯(lián)接 34
2.3.2 電流源的聯(lián)接 35
2.3.3 電壓源串聯(lián)電阻與電流源并聯(lián)電阻的等效變換 35
本章小結 37
習題 39
第3章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3
3.1 圖論基礎 43
3.1.1 圖的基本概念 43
3.1.2 樹的基本概念 44
3.2 基爾霍夫方程的獨立性 46
3.3 網孔分析法 47
3.4 節(jié)點分析法 52
3.5 回路分析法 56
*3.6 割集分析法 60
3.7 含運算放大器的電阻電路的分析 66
本章小結 69
習題 69
第4章 電路的基本定理 73
4.1 齊次定理和疊加定理 73
4.1.1 齊次定理 73
4.1.2 疊加定理 74
4.2 替代定理 78
4.3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80
4.3.1 戴維南定理 81
4.3.2 諾頓定理 88
4.4 最大功率傳遞定理 91
4.5 *特勒根定理 93
4.6 *互易定理 95
4.7 對偶原理 100
本章小結 101
習題 102
第5章 直流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 106
5.1 動態(tài)元件 106
5.1.1 電容元件 106
5.1.2 電感元件 111
*5.2 微分方程的求解 115
5.3 直流一階電路的分析 118
5.3.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118
5.3.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122
5.3.3 一階電路的完全響應 125
5.4 直流二階電路的分析 131
5.4.1 二階串聯(lián)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131
5.4.2 二階串聯(lián)電路的完全響應 137
5.4.3 二階并聯(lián)電路的響應 138
本章小結 140
習題 141
第6章 非直流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 146
6.1 正弦交流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 146
6.1.1 正弦電壓(電流) 146
6.1.2 有效值 147
6.1.3 正弦激勵下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 148
*6.2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和沖激響應 149
6.2.1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150
6.2.2 一階電路的沖激響應 151
*6.3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應用 154
6.3.1 積分電路 155
6.3.2 耦合電路 156
6.3.3 微分電路 156
本章小結 158
習題 158
第7章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 161
7.1 復數(shù) 161
7.2 相量法基礎 162
7.3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67
7.3.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的相量形式 167
7.3.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的相量形式 167
7.4 相量模型 169
7.4.1 基本元件伏安關系的相量形式 169
7.4.2 阻抗和導納 173
7.4.3 相量模型 175
7.5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177
7.5.1 一般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177
7.5.2 單口網絡相量模型的等效 180
7.6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 184
7.6.1 元件的功率 185
7.6.2 單口網絡的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和復功率 187
7.6.3 最大功率傳輸 194
本章小結 197
習題 198
第8章 三相電路 202
8.1 三相電路概述 202
8.2 三相電路的連接 203
8.2.1 三相電源的連接 203
8.2.2 三相負載的連接 205
8.3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205
8.4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208
8.5 三相電路的功率 209
本章小結 210
習題 210
第9章 電路的頻率響應 214
9.1 正弦激勵下穩(wěn)態(tài)電路的響應 214
9.1.1 同頻率正弦激勵下穩(wěn)態(tài)電路的響應 214
9.1.2 不同頻率正弦激勵下穩(wěn)態(tài)電路的響應 214
9.2 正弦穩(wěn)態(tài)的網絡函數(shù) 216
9.3 RLC電路的頻率響應 218
9.4 諧振 221
9.4.1 串聯(lián)諧振 221
9.4.2 并聯(lián)諧振 223
9.5 非正弦周期函數(shù)激勵下穩(wěn)態(tài)電路的響應 224
*9.6 波特圖 228
*9.7 濾波器 232
9.7.1 低通濾波器 232
9.7.2 高通濾波器 234
9.7.3 帶通濾波器 235
9.7.4 帶阻濾波器 236
本章小結 236
習題 237
第10章 含有耦合電感和理想變壓器電路的分析 241
10.1 耦合電感的伏安關系式 241
10.1.1 耦合電感 241
10.1.2 耦合電感的伏安關系及電路模型 243
10.1.3 耦合電感伏安關系式的相量形式 244
10.2 耦合電感的去耦等效電路 244
10.2.1 用受控源表示的耦合電感的去耦等效電路 245
10.2.2 有一個公共端的耦合電感的去耦等效電路(T型電路去耦) 245
10.3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分析 247
10.3.1 耦合電感電路的串聯(lián) 247
10.3.2 耦合電感電路的并聯(lián) 249
10.3.3 空心變壓器 249
10.4 理想變壓器的伏安關系 252
10.4.1 理想變壓器的理想極限條件 252
10.4.2 理想變壓器的電路模型及伏安關系 252
10.5 含理想變壓器電路的分析 254
10.6 理想變壓器的實現(xiàn) 255
本章小結 255
習題 256
第11章 雙口網絡 259
11.1 雙口網絡 259
11.2 雙口網絡的伏安關系 259
11.2.1 雙口網絡的導納矩陣和阻抗矩陣及其相互關系 259
11.2.2 雙口網絡的混合矩陣和傳輸矩陣 261
11.2.3 各參數(shù)矩陣之間的關系 263
11.3 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264
11.3.1 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264
11.3.2 含有受控源的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265
11.4 雙口網絡的連接 267
11.4.1 雙口網絡的串聯(lián) 267
11.4.2 雙口網絡的并聯(lián) 267
11.4.3 雙口網絡的串并聯(lián)和并串聯(lián) 268
11.4.4 雙口網絡的級聯(lián) 268
本章小結 269
習題 269
第12章 拉普拉斯變換及其應用 273
12.1 拉普拉斯變換 273
12.1.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273
12.1.2 常用信號的拉普拉斯變換 274
12.1.3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275
12.2 拉普拉斯反變換 277
12.3 線性電路的復頻域解法 279
12.3.1 電路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279
12.3.2 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 281
12.3.3 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法 281
本章小結 285
習題 286
第13章 非線性電路簡介 289
13.1 非線性電阻元件 289
13.1.1 非線性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289
13.1.2 非線性電阻元件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291
13.2 非線性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293
13.2.1 非線性電容元件 293
13.2.2 非線性電感元件 294
13.3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 294
13.3.1 非線性電阻電路方程的列寫 295
13.3.2 非線性電阻電路常用的分析方法 295
本章小結 299
習題 300
第14章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在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304
14.1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簡介 304
14.1.1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的特點 304
14.1.2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的操作界面 305
14.1.3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的仿真方法 306
14.2 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在電路中的應用 306
附錄 中英名詞對照 317
參考文獻 322
《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 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上冊分為兩篇:總論和電阻電路的分析、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具體內容有:集總參數(shù)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系、網孔分析和節(jié)點分析、疊加方法與網絡函數(shù)、分解方法及單、雙口網絡、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一階電路、二階電路。
《電路分析基礎(第5版 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電子科學等專業(yè)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