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絲球竹生態(tài)特征
竿高達16米,直徑9-10厘米,頂梢彎曲成弧形或下垂如釣絲狀,節(jié)間長34-40.5厘米,幼時被白粉并多少有些具柔毛,后漸變無毛;竿壁厚1.5-2厘米。竿籜大型,籜鞘近革質,兩肩稍廣圓,向上漸縮為一甚窄而呈截形或微下凹的頂端,惟鞘口中央微隆起,背面貼生分布不均的深棕色刺毛,愈近基部則刺毛愈密;籜耳在上部竿籜上的較大,下部竿籜者則較小,呈窄的長圓形,其一端在鞘頂部幾與籜舌相連,無毛或邊緣生有較密的纖毛;籜舌顯著伸出,微截平,而兩側則較高,邊緣具較深的裂齒;籜片卵狀披針形,直立或外翻,背面無毛,腹面具縱行生長的短毛。分枝習性高,通常在竿第十節(jié)以上始發(fā)枝,每節(jié)具1或3枝,主枝甚粗壯,各枝互相展開。末級小枝具6-12葉,葉鞘長4-8厘米,具縱肋,背部具銳脊,背上部生易落的細毛;葉耳無或微小,無毛或有數條繸毛;葉舌截形,高0.5-1毫米,邊緣具細齒;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28厘米,寬15-3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驟然收縮呈圓形,葉緣具小鋸齒,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微粗糙,次脈5-10對,小橫脈明顯或為透明微點;葉柄長2-6毫米?;ㄖ氶L,長30-120厘米,在竿上呈鞭狀垂懸,其下部的節(jié)間長2-4厘米,圓筒形,無毛,而上部節(jié)間長2-3厘米,一側扁平,被細毛;假小穗單生或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卵狀披針形,紫色,體扁,長1.5-2厘米,寬5-8毫米,先端尖;小穗含6-8朵小花;小穗軸節(jié)間粗扁,長約1毫米,先端較粗而有微毛;穎2片,稍呈心形,長4-5毫米,無毛或生微毛,具多脈,小橫脈存在,僅在上部的邊緣生有甚短的纖毛;外稃與穎相似而稍大,中部小花者長與寬均約為9毫米,有隆起的背脊與尖銳的小尖頭,邊緣生長纖毛;內稃較其外稃窄甚,長4-8毫米,背部2脊間寬2-2.5毫米,脊間有2-5脈,脊上疏生甚短的纖毛,頂端銳尖或為截平頭,兩表面均被微毛,邊緣生短纖毛;鱗被3,近于同形,微呈圓形,邊緣生長纖毛;花藥長約5毫米,頂端具小尖頭而呈筆毫狀;子房短卵形,長約1.5毫米,生有2或3縱行的細毛,一側扁平或具腹溝;花柱扁平而生細毛,全長3-4毫米;柱頭2-4,稀可單一,長約6毫米,羽毛狀。果實未見。筍期6-7月,花期9-12月。
廣西、廣東、海南、臺灣等地,常見于曠野、河岸、村邊和路旁。為常見栽培竹類。
用途:筍供食用;竿劈篾編制粗大竹器等。頂梢彎垂,竹竿清秀,株型優(yōu)美,適于庭院綠化。
習性:適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栽培:分株繁殖。
吊頂的吊絲,吊桿長度在1米以內不另計算,龍骨子目中已考慮;長度超過1米的可以換算含量。
您好,一般是采用8厘的絲桿和8厘膨脹螺絲
如果層高很低,甚至低于 2.5米,那么就不宜大面積進行集成吊頂吊頂,但可以在局部小范圍吊頂,如在房屋四周吊一圈十幾厘米寬、10~18厘米高的二級頂,內藏向上照射的燈光,而中間部...
格式:pdf
大小:378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屬禾本科筇竹屬植物,中國西南地區(qū)特有珍稀保護瀕危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生態(tài)和觀賞價值。通過野外調查,研究了云南大關三江口自然保護區(qū)筇竹資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其保護措施,為三江口自然保護區(qū)筇竹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及保護提供依據。
格式:pdf
大小:378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為給更好地種植和培育垂絲海棠提供科學參考。探究不同溫度對垂絲海棠花的生態(tài)特征的影響,主要從花大小、花密度、含水量及花壽命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高溫環(huán)境下的花密度顯著高于低溫環(huán)境下的花密度;溫度對花瓣大小無顯著影響;高溫環(huán)境下的花壽命顯著低于低溫環(huán)境下的花壽命;高溫環(huán)境下的花含水量顯著低于低溫環(huán)境下的花含水量。有無雌蕊對花朵壽命的影響表現為有雌蕊花朵壽命短,人工去除雌蕊花朵壽命長。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海拔:150
經度:10642
緯度:2201
土壤類型:紅壤
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
平均溫度:21.3
平均降雨量:1400
保存單位: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單位編號:104
庫編號:10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保存時間:異地保存
實物狀態(tài):良好
海拔:150
經度:10642
緯度:2201
土壤類型:紅壤
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
平均溫度:21.3
平均降雨量:1400
保存單位: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
單位編號:104
庫編號:8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保存時間:異地保存
實物狀態(tài):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