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爐溫曲線,焊接電路板。 2100433B
1、上下各7 個加熱區(qū),2個冷卻區(qū)的熱風回流爐,可充氮氣。 2、 最高加熱350℃,可做無鉛產(chǎn)品; 3、PCB橫向溫差為:±2度; 4、軌道最大可調(diào)寬度400mm; 5、溫度控制精度為:±1度。
DEH系統(tǒng)主要功能: 汽輪機轉(zhuǎn)速控制;自動同期控制;負荷控制;參與一次調(diào)頻;機、爐協(xié)調(diào)控制;快速減負荷;主汽壓控制;單閥控制、多閥解耦控制;閥門試驗;輪機程控啟動;OPC控制;甩負荷及失磁工況控制;...
一、 LED 的結(jié)構(gòu)及發(fā)光原理50 年前人們已經(jīng)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chǎn)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管產(chǎn)生于 1960 年。 LED 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 (發(fā)光二極管)的縮...
⒈保水.保水劑不溶于水,但能吸收相當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保水劑可有效抑制水分蒸發(fā).土壤中滲入保水劑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水分蒸發(fā),提高了土壤飽和含水量,降低了土壤的飽和導水率,從而減緩了土壤釋放水的速...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5
道閘 主要功能: 功能一,手動按鈕可作 ‘升’‘降’及‘停’操作、無線遙控可作 ‘升’‘降’‘停’及對手動按鈕的 ‘加鎖’‘解鎖 ’操作 ; 功能二,停電自動解鎖,停電后可手動抬桿 ; 功能三,具有便于維護與調(diào)試的 ‘自檢模式 ’; 道閘 道閘又稱擋車器,最初從國外引進,英文名叫 Barrier Gate ,是專門用于道路上限 制機動車行駛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設備 ,現(xiàn)廣泛應用于公路收費站、 停車場系統(tǒng) 管理車 輛通道,用于管理車輛的出入。電動道閘可單獨通過無線遙控實現(xiàn)起落桿,也可以通過 停車場管理系統(tǒng) (即 IC 刷卡管理系統(tǒng))實行自動管理狀態(tài),入場取卡放行車輛,出場 時,收取 停車費 后自動放行車輛。
格式:pdf
大?。?span id="pybh9en" class="single-tag-height">11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智能配電柜主要功能 摘要 : 對于智能配電柜稍微接觸比較多的人,應該能感覺到智能配電柜 的很多性能相對于傳統(tǒng)配電柜是具有很多優(yōu)勢的。但對于具體有哪些優(yōu)勢并 不怎幺清楚。同時,對于智能配電柜功能有哪些也不怎幺清楚。 對于智能配電柜稍微接觸比較多的人,應該能感覺到智能配電柜的很多性 能相對于傳統(tǒng)配電柜是具有很多優(yōu)勢的。但對于具體有哪些優(yōu)勢并不怎幺清 楚。同時,對于智能配電柜功能有哪些也不怎幺清楚。 因此,本文將對智能配電柜較傳統(tǒng)配電柜優(yōu)勢進行分析: 1、對于傳統(tǒng)的配電柜只具備配電管理的功能,將電源分配到負載機柜之 上;而智能配電柜,除了配電管理之外,還具有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功 能,有效的提高整個配電系統(tǒng)可靠性,降低風險。 2、傳統(tǒng)配電柜使用的指針式儀表或數(shù)顯式儀表,只能有限的監(jiān)測配電柜 的參數(shù),滿足基本的需要,智能配電柜采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計算機主 板,全面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各項運行參數(shù),并通
隨著"山寨"文化的流行,回流爐的前景如日中天。像日東、SUNEAST這類公司就是靠回流爐起家的。
回流爐工藝是通過重新熔化預先分配到印制板焊盤上的膏狀軟釬焊料,實現(xiàn)表面組裝元器件焊端或引腳與印制板焊盤之間機械與電氣連接的軟釬焊?;亓鳡t是SMT(表面貼裝技術(shù))最后一個關(guān)鍵工序,是一個實時過程控制,其過程變化比較復雜,涉及許多工藝參數(shù),其中溫度曲線的設置最為重要,直接決定回流焊接質(zhì)量。
回流爐爐溫測試工藝
A類設置:包括單面回流爐產(chǎn)品,雙面回流爐第一面、雙面(一面焊膏、另一面膠水)的焊膏面(帶BGA產(chǎn)品不在此類);
B類設置:包括普通雙面回流爐的第二面;
C類設置:包括所有帶BGA的產(chǎn)品;
手機設置:289、389、802手機主板。
回流爐的溫度曲線分為以下幾段:預熱、保溫干燥、焊接。預熱是為了使元器件在焊接時所受的熱沖擊最小。元器件一般能忍受的溫度變化速率為4℃/SEC以下,因此預熱階段升溫速率一般控制在1℃/SEC~3℃/SEC,同時溫升太快會造成焊料濺出。保溫干燥是為了保證焊料助焊劑完全干燥,同時助焊劑對焊接面的氧化物去除,起活化作用?;亓骱附訁^(qū),錫膏開始融化并呈流動狀態(tài),一般要超過熔點溫度20℃才能保證焊接質(zhì)量。為了保證呈流動狀態(tài)的焊料可潤濕整個焊盤以及元器件的引出端,要求焊料呈熔融狀態(tài)的時間為40~90秒,這也是決定是否產(chǎn)生虛焊和假焊的重要因素。
對于焊接,溫度曲線要求如下:
階段 | 溫度 | 時間 | |
預熱 | 室溫升至110℃~150℃ | 50秒左右 | |
保溫干燥 | 130℃~160℃ | 80~150秒 | |
焊接 | 大于183℃ | 40~90秒 | |
200℃以上 | 20~45秒 | ||
峰值溫度 | MAX230℃ | ||
MIN 210℃ |
對于LOCTITE3609,3611紅膠的溫度曲線要求:
溫度范圍 | 持續(xù)時間 |
140~160℃ | 80~130秒 |
對于LOCTITE3513紅膠的溫度曲線要求(Underfill):
回流爐是SMT最后一個關(guān)鍵工序,是一個實時過程控制,其過程變化比較復雜,涉及許多工藝參數(shù),其中溫度曲線的設置最為重要,直接決定回流焊接質(zhì)量。
一般生產(chǎn)線均采用強迫對流熱風回流爐(Hot-air reflow oven),其熱特性改變相對較小,同時采用免清洗焊膏Qualitek delta(sn/pb比例63/37),能必較完美完成公司現(xiàn)有PCB低密度產(chǎn)品回流焊接,高密度PCB板則須特別控制?,F(xiàn)在我們對回流爐管制的具體操作是檢查回流爐各溫區(qū)溫度,定期測量溫度曲線,以檢驗回流爐是否被控制在正常壯態(tài),是否達到焊膏及膠水推薦溫度曲線,同時檢查溫度的均勻性。但是,公司PCB組裝上大量使用BGA、PLCC、FINE PITCH 等元件,加上PCB材料、尺寸、元件布置、可焊性的不同,其傳熱程度、溫度曲線和回流焊爐溫度設置必然有差別。必須對不同類型PCB作溫度曲線測量。
當PCB進入預熱區(qū)時,焊膏中的水份、氣體蒸發(fā),助焊劑濕潤元件引腳和焊盤,焊膏開始軟化并覆蓋焊盤,使元件引腳和焊盤與氧氣隔離;PCB進入回流區(qū)時,溫度迅速上升,焊膏達到熔化狀態(tài),對PCB上的元件引腳和焊盤濕潤、擴散、回流、之后冷卻形成錫焊接頭,從而完成了回流焊。
強迫對流熱風回流即通過氣流循環(huán),在元件的上下兩個表面,以相對較低的溫度而產(chǎn)生高效的熱傳遞,同時使小型元件避免過熱,避免由于單面受熱引起PCB變形,PCB上大量的焊點相對均勻地受熱,從而實現(xiàn)回流焊接。
具體的溫度曲線一般隨所用測試方法、測試點的位置以及SMA的加載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再流焊機溫度曲線的測試,一般采用能隨SMA組件一同進入爐膛內(nèi)的溫度采集器進行測試,測量采用K型熱電偶,偶絲直徑0.1~0.3mm為宜,測試后將溫度采集器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或?qū)S脺囟惹€數(shù)據(jù)處理機并顯示或打印出SMA組件隨傳送帶運行形成的溫度曲線。
測試步驟:
1)選取能代表SMA組件上溫度變化的測試點,一般至少應選取三點,這三點應反映出表面組裝組件上溫度最高、最低、中間部位上的溫度變化。再流焊機所用傳送方式的不同有時會影響最高、最低部位的分布情況,這點應根據(jù)具體爐子情況具體考慮。對于網(wǎng)帶式傳送的再流焊機表面組裝件上最高溫度部位一般在SMA與傳送方向相垂直的無元件的邊緣中心處,最低溫度部位一般在SMA靠近中心部位的大型元器件處(如PLCC),參見圖A1。
2)用高溫焊料、貼片膠或高溫膠帶紙將溫度采集器上的熱電偶測量 頭分別固定到SMA組件上已選定的測試點部位,再用高溫膠帶把熱電偶絲固定,以免因熱電偶絲的移動影響測量數(shù)據(jù),參見圖A2所示。采用焊接辦法固定熱電偶測試點,注意各測試點焊料量盡量小和均勻。
3)將被測的SMA組件連同溫度采集器一同置于再流焊機入口處的傳送鏈/網(wǎng)帶上,隨著傳送鏈/網(wǎng)帶的運行,將完成一個測試過程。注意溫度采集器距待測的SIMA組件距離應大于100mn。
4)將溫度采集器記錄的溫度曲線顯示或打印出來。由于測試點熱容量的不同,通過三個測試點所測的溫度曲線形狀會略有不同,爐溫設定是否合理,可根據(jù)三條曲線預熱結(jié)束時的溫度差、焊接峰值溫度以及再流時間來考慮。
1)首先,按照生產(chǎn)量設定傳送帶速,注意帶速不能超過再流焊工藝允許的最大速度(這里指應滿足預熱升溫速率運≤3℃/s,焊接峰值溫度和再流時間應滿足焊接要求)。
2)初次設定爐溫。
3)在確保爐內(nèi)溫度穩(wěn)定后,進行首次溫度曲線測試。
4)分析所測得的溫度曲線與所設計的溫度曲線的差別,進行下一次爐溫調(diào)整。
5)在確保爐內(nèi)溫度穩(wěn)定以及測試用SMA冷卻到室溫后,進行下一次溫度曲線的測試。
6)重復4)~5)過程,直到所測溫度曲線與設計的理想溫度曲線一致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