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石楠(學(xué)名:Photinia villosa (Thunb.) DC.)薔薇亞目,薔薇科蘋果亞科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幼時(shí)有白色長柔毛,以后脫落無毛,灰褐色。葉片草質(zhì),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花10-20朵,成頂生傘房花序,苞片和小苞片鉆形,萼筒杯狀,萼片三角卵形;花瓣白色,近圓形,花柱3,離生,無毛,子房頂端密生白色柔毛。果實(shí)橢圓形或卵形,紅色或黃紅色。花期4月,果期8-9月。產(chǎn)于中國西北、華中、西南以及華南等地區(qū)。生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坡灌叢中。該種根和果可入藥。
中文名稱 | 毛葉石楠 | 組 | 落葉石楠組 |
---|---|---|---|
亞????目 | 薔薇亞目 | 別????稱 | 細(xì)毛扇骨木、雞丁子、吉鈴子、活雞丁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界 | 植物界 |
目 | 薔薇目 | 科 | 薔薇科 |
拉丁學(xué)名 | Photinia villosa (Thunb.) DC.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科 | 蘋果亞科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系 | 多花系 | 命名者及年代 | (Thunb.) DC,1825 |
屬 | 石楠屬 |
生于山坡灌叢中,海拔800-1200米。?
毛葉石楠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幼時(shí)有白色長柔毛,以后脫落無毛,灰褐色,有散生皮孔;冬芽卵形,長2毫米,鱗片褐 色,無毛。葉片草質(zhì),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3-8厘米,寬2-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楔形,邊緣上半部具密生尖銳鋸齒,兩面初有白色長柔毛,以后上面逐漸脫落幾無毛,僅下面葉脈有柔毛,側(cè)脈5-7對;葉柄長1-5毫米,有長柔毛?;?0-20朵,成頂生傘房花序,直徑3-5厘米;總花梗和花梗有長柔毛;花梗長1.5-2.5厘米,在果期具疣點(diǎn);苞片和小苞片鉆形,長1-2毫米,早落;花直徑7-12毫米;萼筒杯狀,長2-3毫米,外面有白色長柔毛;萼片三角卵形,長2-3毫米,先端鈍,外面有長柔毛,內(nèi)面有毛或無毛;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4-5毫米,外面無毛,內(nèi)面基部具柔毛,有短爪;雄蕊20,較花瓣短;花柱3,離生,無毛,子房頂端密生白色柔毛。果實(shí)橢圓形或卵形,長8-10毫米,直徑6-8毫米,紅色或黃紅色,稍有柔毛,頂端有直立宿存萼片?;ㄆ?月,果期8-9月。
(注:毛葉石楠圖冊資料來源?)
產(chǎn)于甘肅、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云南、福建、廣東。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石楠?jiǎng)e名:石楠千年紅、扇骨木。 科 屬 名:薔薇科、石楠屬 生態(tài)分類:木本植物,常綠灌木類 生長習(xí)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qiáng)...
石楠?jiǎng)e名:石楠千年紅、扇骨木。 拉丁文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科 屬 名:薔薇科、石楠屬 生態(tài)分類:木本植物,常綠灌木類 生長習(xí)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qiáng),喜光也...
石楠與紅葉石楠都是薔薇科石楠屬植物。兩者的植物學(xué)名均為Photinia serrulata。兩者均在園林綠化中都有著廣泛的栽培與應(yīng)用。它們的區(qū)別在于:通常提到的石楠是小喬木,葉常綠,革質(zhì),常孤植或作行...
銳齒石楠Photinia arguta Lindl.”相關(guān)的種有:
中華石楠Photinia beauverdiana C. K. Schneid.
閩粵石楠Photinia benthamiana Hance
湖北石楠Photinia bergerae C. K. Schneid.
短葉石楠Photinia blinii (H. Lév.) Rehder
厚齒石楠Photinia callosa Chun ex K. C. Kuan
福建石楠Photinia fokienensis (Finet & Franch.) Franch.
陷脈石楠Photinia impressivena Hayata
陷脈石楠(原變種)Photinia impressivena Hayata var. impressivena
陷脈石楠毛序變種Photinia impressivena Hayata var. urceolocarpa (J. E. Vidal) J. E. Vidal
臺灣石楠Photinia lucida (Decne.) C. K. Schneid.
斜脈石楠Photinia obliqua Stapf
小花石楠Photinia parviflora Cardot
毛果石楠Photinia pilosicalyx T. T. Yu
羅漢松葉石楠Photinia podocarpifolia T. T. Yu
絨毛石楠Photinia schneideriana Rehder & E. H. Wilson
福貢石楠Photinia tsaii Rehder
毛葉石楠Photinia villosa (Thunb.) DC.
毛葉石楠無毛變種Photinia villosa (Thunb.) DC. var.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毛葉石楠(原變種)Photinia villosa (Thunb.) DC. var. villosa
根、果供藥用,有除濕熱、止吐瀉作用。?
毛葉石楠植物形態(tài)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參與編輯 毛葉石楠根莖(1張)
毛葉石楠枝葉(1張)
毛葉石楠花果(2張)
該種和小葉石楠P. parvifolia (Pritz.) Schneid. 原變種相近,但后者幼枝、葉片下面、花梗和萼筒外面均無毛;葉片橢圓形、橢圓卵形或菱狀卵形?;ㄐ虻幕ǘ漭^少,可以區(qū)別。?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8
紅葉石楠 紅葉石楠屬 薔薇科,石楠雜交種的統(tǒng)稱, 為常綠小喬木,葉革質(zhì), 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艷,夏季轉(zhuǎn)綠,秋、冬、春三季 呈現(xiàn)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做行道樹,其桿立如火把;做 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tài),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 常見的有紅羅賓和紅唇兩 個(gè)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艷奪目,觀賞性更佳。春秋兩季,紅葉 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 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jī)。在夏季高溫時(shí)節(jié), 葉片轉(zhuǎn)為亮綠色, 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 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 和嫩葉而得名,其栽培變種很多。 紫 荊 紫荊屬豆科紫荊,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chǎn)于中國。性喜歡光照, 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qiáng),耐 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藥,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 征。 暖帶樹種,較耐寒。喜光,稍耐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紅葉石楠詳細(xì)介紹 紅葉石楠 (學(xué)名: Photinia serrulata )是薔薇科石楠屬 雜交種的統(tǒng)稱,為常綠 小喬木 ,株高 4-6米,葉革 質(zhì), 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艷,夏季轉(zhuǎn)綠,秋、冬、春三季呈現(xiàn)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 做行道樹 ,其桿立如火把;做 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tài),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 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見的有紅 羅賓和紅唇兩個(gè)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艷奪目,觀賞性更 佳。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jī)。在夏季高溫時(shí)節(jié),葉片轉(zhuǎn)為亮綠 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 生長速度快,且萌芽性強(qiáng),耐修剪,可根據(jù)園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樹形,在 園林綠化上用途廣泛。一至二年生的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園林綠地中作為地被植物片植,或與 其他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也可培育成獨(dú)干不明顯,叢生形的小喬木,群植成
無毛毛葉石楠形態(tài)特征
無毛毛葉石楠葉片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稀長圓倒卵形,長4-8.5厘米,寬1.8-4.5厘米,無毛;傘房花序有花5-8朵,稀達(dá)15朵;花直徑1-1.5厘米;果實(shí)球形,長6-16毫米,直徑9-11毫米,無毛。
參看:毛葉石楠(原變種)
(注:無毛毛葉石楠圖冊資料來源 )
毛葉石楠無毛變種形態(tài)特征
葉片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稀長圓倒卵形,長4-8.5厘米,寬1.8-4.5厘米,無毛;傘房花序有花5-8朵,稀達(dá)15朵;花直徑1-1.5厘米;果實(shí)球形,長6-16毫米,直徑9-11毫米,無毛。
參看:毛葉石楠(原變種)
【異名】鄧向觀根(《貴州民間藥物》)。
【植物形態(tài)】毛葉石楠,又名:糯米珠。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貴州民間藥物》:"除濕熱,止瀉痢。"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選方】①治上吐下瀉:鄧向觀根三錢,青杠子、柿蒂各三至五錢。煎水服。上方加鐵銹五錢,治赤痢;加灶心土三錢,治白痢。(《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勞傷疲乏:鮮毛葉石楠根六至七兩,山靛青(馬鞭科大青)三至四兩,胡頹子根皮一至二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