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收有詞匯3300多條,包括植物地理學、植物生態(tài)學、地植物學和上壤學等學科的名詞,全部名詞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中國科學院甘肅省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1973年2月出版。 2100433B
東北林業(yè)大學森林植物生態(tài)學重點研究實驗室導師
嘿嘿,朋友你找對人了!我導師經(jīng)常和于景華有項目合作! 森林植物生態(tài)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北林業(yè)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簡介 我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點由森林植物生態(tài)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
借用樓上幾句話,不好意思哦。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發(fā)現(xiàn),如果你在你的辦公室有窗戶和植物,或者即使你只有植物,你會更滿意自己的工作,“Cad告訴LiveScience。?“我們認為這對于辦公室是很重要...
《大設(shè)計》無所不在。在會議室和戰(zhàn)場上;在工廠車間中也在超市貨架上;在自家的汽車和廚房中;在廣告牌和食品包裝上;甚至還出現(xiàn)在電影道具和電腦圖標中。然而,設(shè)計卻并非只是我們?nèi)粘I瞽h(huán)境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它...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7
隨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被提高,社會對城市生態(tài)園林的建設(shè)工作尤為重視,而且生態(tài)園林也是我國目前對城市園林建設(shè)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要部分。眾所周知,城市生態(tài)園林的建設(shè)最重要的構(gòu)成主體是植物,外部的環(huán)境與栽培地點是否合理將直接決定園林的植物是否能夠進行良好的生長和發(fā)育,因此,能否科學且合理地對城市進行生態(tài)園林化的建設(shè),需要首先對植物生態(tài)學進行了解與掌握,才能夠提高對園林植物栽培的質(zhì)量,從而對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改善與實現(xiàn)城市的發(fā)展狀態(tài)為可持續(xù)性。下文將具體對植物生態(tài)學及在城市園林中的有效應用進行具體地分析和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ltzxz9t"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詳細介紹了園林植物生態(tài)配置的概念、發(fā)展和意義,指出了我國園林植物配置中的現(xiàn)實問題,并強調(diào)在園林植物生態(tài)配置中需要堅持的原則,從而有效利用植物生態(tài)學原理合理配置植物種類,實現(xiàn)植物景觀的最優(yōu)化。
辦刊宗旨
《植物生態(tài)學報》立足中國,面向國際。力圖反映植物生態(tài)學學科熱點和生長點,充分發(fā)揮《植物生態(tài)學報》在中國生態(tài)學領(lǐng)域的科學性、權(quán)威性和導向性,并保持其國際影響力。
報道內(nèi)容
《植物生態(tài)學報》主要發(fā)表植物生態(tài)學及其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高水平創(chuàng)新性原始研究論文,包括以植物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為內(nèi)核的生態(tài)學基礎(chǔ)研究、應用基礎(chǔ)研究和應用研究等方面的內(nèi)容。注重發(fā)表有新觀點的植物生態(tài)學及其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高水平綜述文章。
讀者對象
從事植物生態(tài)學及相關(guān)領(lǐng)域研究的科研、技術(shù)人員,管理人員,各大專院校相關(guān)專業(yè)師生等。
主要欄目
《植物生態(tài)學報》設(shè)研究論文、綜述、方法與技術(shù)、資料論文、編輯之窗、論壇等欄目。
根據(jù)2010年8月《植物生態(tài)學報》編輯部官網(wǎng)顯示,《植物生態(tài)學報》第九屆編輯委員會擁有編輯部主任1人,編輯2人,特邀顧問6人,編委84人。
編輯部主任:謝巍
編輯:李敏、王葳
特邀顧問 |
||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1 |
馮宗煒 |
AcademicianofCA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2 |
傅伯杰 |
AcademicianofCAS,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3 |
蔣有緒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ForestEcologyandEnvironment,CAF |
4 |
李文華 |
AcademicianofCAE,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 |
張新時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Botany,CAS |
6 |
鄭度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編委 |
||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1 |
白娥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 |
白永飛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 |
曹坤芳 |
GuangxiUniversity |
4 |
曹敏 |
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CAS |
5 |
常杰 |
ZhejiangUniversity |
6 |
陳保冬 |
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7 |
陳世蘋 |
InstituteofBotany,CAS |
8 |
陳小勇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9 |
陳吉泉 |
MichiganStateUniversity,USA |
10 |
陳子英 |
IlanUniversity |
11 |
程磊 |
ZhejiangUniversity |
12 |
程曉莉 |
WuhanBotanicalGarden,CAS |
13 |
儲誠進 |
SunYat-SenUniversity |
14 |
鄧建明 |
LanzhouUniversity |
15 |
杜盛 |
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ndMinistryofWaterResources,NorthwestA&FUniversity |
16 |
段昌群 |
YunnanUniversity |
17 |
馮曉娟 |
InstituteofBotany,CAS |
18 |
馮兆忠 |
ResearchCentre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19 |
高玉葆 |
Ti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kaiUniversity |
20 |
郭大立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21 |
郭良棟 |
InstituteofMicrobiology,CAS |
22 |
韓文軒 |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 |
23 |
郝占慶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4 |
何維明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5 |
賀金生 |
PekingUniversity |
26 |
黃振英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7 |
康慕誼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28 |
李鳳民 |
LanzhouUniversity |
29 |
李凌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0 |
李新榮 |
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AS |
31 |
李彥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32 |
李意德 |
ResearchInstituteofTropicalForestry,CAF |
33 |
李鎮(zhèn)清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4 |
梁存柱 |
InnerMongoliaUniversity |
35 |
劉菊秀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36 |
劉秦勤 |
CaliforniaNaturalResourceAgency,USA |
37 |
劉世榮 |
ChineseAcademyofForestry |
38 |
呂曉濤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39 |
羅天祥 |
InstituteofTibetanPlateauResearch,CAS |
40 |
駱亦其 |
UniversityofOklahoma,USA |
41 |
馬克平 |
InstituteofBotany,CAS |
42 |
倪健 |
ZhejiangNormalUniversity |
43 |
潘愉德 |
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USA |
44 |
彭長輝 |
UniversityofQuebecatMontreal,Canada |
45 |
彭長連 |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
46 |
彭少麟 |
SunYat-SenUniversity |
47 |
樸世龍 |
PekingUniversity |
48 |
任海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49 |
沈國春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50 |
石培禮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1 |
孫建新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52 |
孫書存 |
NanjingUniversity |
53 |
唐志堯 |
PekingUniversity |
54 |
王傳寬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55 |
王德利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56 |
王根緒 |
InstituteofMountainHazardsandEnvironment,CAS |
57 |
王根軒 |
ZhejiangUniversity |
58 |
王國宏 |
InstituteofBotany,CAS |
59 |
王仁卿 |
ShandongUniversity |
60 |
王鎖民 |
LanzhouUniversity |
61 |
王襄平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2 |
王政權(quán)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63 |
王志恒 |
PekingUniversity |
64 |
韋革宏 |
NorthwestA&FUniversity |
65 |
謝宗強 |
InstituteofBotany,CAS |
66 |
閻恩榮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67 |
楊允菲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68 |
于飛海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9 |
于貴瑞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0 |
于明堅 |
ZhejiangUniversity |
71 |
岳明 |
NorthwestUniversity |
72 |
曾波 |
SouthwestUniversity |
73 |
張金屯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74 |
張守仁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5 |
張文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6 |
張揚建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7 |
張元明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78 |
趙平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79 |
周廣勝 |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 |
80 |
周淑榮 |
FudanUniversity |
81 |
朱彪 |
PekingUniversity |
82 |
朱教君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83 |
朱偉興 |
BinghamtonUniversity,USA |
84 |
鄒伯才 |
OklahomaStateUniversity,USA |
據(jù)2018年3月中國知網(wǎng)顯示,《植物生態(tài)學報》共出版文獻3743篇。
據(jù)2018年3月中國知網(wǎng)顯示,《植物生態(tài)學報》被CA化學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學技術(shù)振興機構(gòu)數(shù)據(jù)庫(日)(2013)、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收錄。
據(jù)2018年3月中國知網(wǎng)顯示,《植物生態(tài)學報》總下載1431028次、總被引147930次、(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3.805、(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2.541。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期刊獎。
2002年,中國百種杰出學術(shù)期刊。
2003年,中國百種杰出學術(shù)期刊。
2006年,中國百種杰出學術(shù)期刊。
2008年,RCCSE中國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RCCSE: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2009年,中國科協(xié)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非資助類項目。
2010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shù)期刊。
2011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11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擇優(yōu)支持(三等)。
2011年,2011-2012RCCSE中國核心學術(shù)期刊(RCCSE:中國學術(shù)期刊評價委員會)
2012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shù)期刊。
2012年,中國科協(xié)精品科技期刊。
2012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
2013年,第三屆RCCSE中國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A 期刊)(2013-2014)(RCCSE:中國學術(shù)期刊評價委員會)。
2013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擇優(yōu)支持(三等)。
2013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