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shù): 4頁
避雷針 ,避雷還是引雷 地球每秒鐘大約會經(jīng)歷 600 次閃電,其中大約有 100 次會襲擊地表。據(jù)研究,最常見的線狀閃電擁有幾萬到二十 萬安培的電流強度, 當它接觸到建筑物時, 常常造成“雷擊” 而引起火災。雷電現(xiàn)象如此頻繁,怎樣才能有效地“避雷” 呢?可能大家的腦海中馬上會想到一個名詞――避雷針。 避雷裝置的發(fā)明 現(xiàn)代避雷針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fā)明的。他認為閃電 是一種放電現(xiàn)象,為了證明這一點, 1752 年的一個雷雨天, 富蘭克林冒著被雷擊的危險,將一個系著長長金屬導線的風 箏放飛進雷雨云中,在金屬末端拴了一串銀鑰匙。當雷電發(fā) 生時,富蘭克林用手接近鑰匙,鑰匙上迸出一串電火花,他 的手上還有麻木感。幸虧這次傳下來的閃電比較弱,富蘭克 林才沒有受傷。(注意:這個實驗是很危險的,千萬不要擅 自模仿嘗試。) 富蘭克林由此設(shè)想,若能在較高的物體上安置一種尖端 裝置,就有可能把雷電引入地下。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