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干欄式苗居建筑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 |
---|---|---|---|
出版時間 | 2005年6月1日 | 頁????數(shù) | 140 頁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7112069386 | 正文語種 | 簡體中文 |
前言 3
一、概述 1
(一) 自然環(huán)境 1
1.地形條件 1
2.氣候條件 1
3.物產資源 2
4.地方建筑材料 2
(二)社會歷史 3
1.苗族歷史簡述 3
2.行政建置沿革 3
(三)民族居住分布及特點 4
1.主要民族的分布 4
2.苗族分布的特點 4
3.苗族的幾種居住方式 6
(四)生活與風俗習慣 9
二、苗居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 11
(一)適應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村寨及總體布局 11
1.寨落選址 11
2.自然生長的寨落形態(tài) 13
(二)建筑上山,節(jié)約耕地 24
1.苗族住居上山的緣由 25
2.寨落上山布局方式 27
3.機動靈活的房屋布置 27
(三)獨特的"半邊樓" 29
1.居住功能的合理性 32
2.適應山區(qū)地形的靈活性 50
3.施工建造的經濟性 61
(四)建筑空間的特征及利用 64
1.建筑空間特征 64
2.室內空間的利用 69
(五)簡單靈活的構架體系 71
1.構架的基本形式與模數(shù)概念 72
2.適應變化的靈活性 74
3.功能與美觀有機結合的構造做法 75
(六)苗居的建筑藝術特色 77
1.豐富多彩的建筑形象 77
2.材料的運用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 82
3.樸素簡潔的建筑裝飾與重點處理手法 84
三、苗居與干欄式建筑 92
1.苗居半干欄與其他干欄的異同 92
2.苗居半干欄形成的原因 104
3.苗族干欄在建筑史上的意義 107
四、吸收傳統(tǒng)經驗 創(chuàng)造新的苗居 109
1.苗居存在的問題 109
2.改革的指導原則 110
3.改革的建議 111
五、結語 113
注釋 115
附論 117
干欄式建筑及其歷史地位初探
(一)干欄式建筑的起源和發(fā)展 117
1."干欄"發(fā)展序列 117
2.干欄式建筑發(fā)展簡史 120
(二)西南地區(qū)的干欄式建筑 124
1.分布及其特點 124
2.西南地區(qū)干欄分布較多的原因 127
(三)干欄式建筑的歷史作用及影響 129
1.巢居與穴居 130
2.穿斗式與疊架式 131
3.南方建筑文化與北方建筑文化 131
4.最早出現(xiàn)的建筑體系 132
注釋 133
主要參考文獻 136
后記 138
作者簡介 1392100433B
《干欄式苗居建筑》講述了:居研究還能較敏感地接觸到建筑的源流、演變等建筑歷史方面的問題。尤其不發(fā)達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間建筑往往更多地保留原始的和歷史的遺痕,從而提供更生動的實物例證。但目前較為古老的傳統(tǒng)民居正在日益減少消亡,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住居受外界影響也在日益擴大而發(fā)生改觀,所以這項工作必須抓緊進行。我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分布多而集中,他們的建筑,尤其是干欄式住宅頗具特色,以前曾有過不少調查研究,但廣度和深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其中苗族民居就是一個重要方面。
你好!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筑。
你好!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干欄、干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其他少數(shù)民族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干欄式建筑。
干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建筑。浙江地區(qū)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于是蓋造干欄式房屋。這種筑房屋,由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
格式:pdf
大?。?span id="3ejciwc" class="single-tag-height">1.7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干欄式建筑 干欄式房屋的特點 是抬高房屋地板,以適應南方地區(qū)特殊的生存環(huán)境(潮濕,多蟲) ,同時亦可利用下部空間。 這對于后來樓閣的發(fā)明、并最終導致閣樓和二層樓房的形成有直接的啟示。河姆渡干欄式建 筑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筑,其梁架用榫卯銜接、地板用企口板密接,工藝技術相當成熟。 穴居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黃土高原上,這里的土壤呈垂直節(jié)理結構,壁直立而不易塌陷,氣候 相對干燥,適合挖洞居住。穴居有半穴居和深穴兩種。 干闌式建筑 是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F(xiàn)有材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干闌式建筑營建技術大致經 歷打樁式和挖坑埋柱式先后兩個階段。干闌式建筑遺存主要發(fā)現(xiàn)于河姆渡遺址和鯔山遺址。 河姆渡遺址干闌式建筑主要是 4B層 25 排排列有序的由樁木、板樁、圓木組成的排樁及 散落各坑的板材;根據(jù)排樁的走向組合,推測至少有 6 組(棟)以上的長排式建筑。 房屋依 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勢低洼潮濕。這種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廣西民居典型的建筑形式是干欄式建筑。本文主要從選址;建筑形制;建筑結構及施工工藝;綠色節(jié)能設計方面探析廣西桂北干欄式民居建筑特色。
干欄式建筑的朝向布局
根據(jù)河姆渡遺址第一次考古發(fā)掘的建筑遺跡平面圖分析,3幢建筑均呈西北--東南的走向。從朝向看,座東北,朝西南,這樣建筑的朝向與現(xiàn)在的座北朝南方向選擇有很大差別,對采光、通風、取暖、避寒都不利,從河姆渡文化的生產力水平看,與原始居民豐富的生產、生活經驗成反差,這種特殊朝向選擇需要對干欄式建筑本身特點進行探討。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fā)掘均未有完整的建筑遺跡出現(xiàn),因為從建筑技術和材料看,干欄式建筑非常容易倒餌,據(jù)民族學資料,云南傣族同類建筑使用最長年限為15年。由于砍伐、加工上的困難,估計倒坍后的建筑構件又被河姆渡人用于建新屋的材料,只有入土的木樁較多留存下來。推測當時的建筑還未開窗,而門的位置與傣族的干欄式建筑一樣是開在山墻面的,具有出入、通風、采光、排除煙塵的諸多功用。干欄式建筑西北--東南走向,門的朝向向南偏東10度左右,這個朝向在江浙地區(qū)冬季日照時間最長而夏季最短,避開了夏季的炎熱,增加了冬季的采光時間。所以對長坡檐,無窗戶的干欄式建筑,這個朝向選擇是非常符合實際的。迄今當?shù)氐慕ㄖ岳^承了這個合理的朝向選擇,門戶向南偏東5~10度是最好的朝向。當然這是通過實踐和生活積累得來的。
建筑基礎
干欄式建筑凌空地坪的優(yōu)點是可以減少地面的處理工作,放火燒荒后就可以建房,而且滿足了居宅防潮抗洪的實際需要,也解決了南方氣溫較高而需降溫、通風問題。但由此帶來的建筑困難也比一般地面建筑大得多。萬丈高樓平地起,建筑能否成功基礎是關鍵,干欄式建筑顯得尤為重要。河姆渡遺址的建筑基礎樁木有圓樁、方樁、板樁之分。方樁體積較大,一般截面為15×18厘米,入地深度也比圓樁要深50~100厘米,可起承重樁的作用。其分布也有規(guī)律可尋,一般間隔距離1.3米~1.5米。圓樁的數(shù)量很多,直徑大小變化也較多。板樁數(shù)量少,布置較密。通過對第四文化層樁木底部的取樣調查所知,各種形式木樁的底部一律砍削成尖刺狀或刃狀,可知是用打入法處理的。樁礎完成后,接下去架設地梁,方樁上端面鑿有凹槽用于拼接地梁,有的圓木上端原來留有叉子,也可以用來承托地梁或屋梁,關鍵性的構件如中柱、轉角柱,鑿有穿孔卯口和互成直角的卯口,輔以綁扎作進一步固定。地板鋪放在地梁之上,多數(shù)未經固定,這樣便于原始居民通過活動地板向下傾倒垃圾?;_始是平穩(wěn)的,但因土質松軟,有些部位會沉降。這時先民把準備的圓木甚至地板往地梁下作樁木支撐,日復一日形成基礎部分樁木林立的結果。從上面基礎工程看,開工前需要對建筑負荷有個計算,以決定用材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然后根據(jù)建筑面積,室內分隔要求,在現(xiàn)場放樣。最后選擇座標,以保證木樁的平行垂直,保證下步的梁柱安裝工程。
帶橫撐的梁架結構
河姆渡人在建筑上部的空間用柱和梁做成構架,來承托樹木枝干結成的方格網狀檁架的屋面,然后鋪設茅草或樹皮完成屋頂防雨遮陽的工程。這種以梁柱為主的構架結構技術是建筑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發(fā)明,奠定了統(tǒng)木構古建筑的基礎。從樁礎遺跡看河姆渡的干欄式建筑只有4根立柱,有一根立柱為室外走廊平臺所用,這樣,還需要兩根立柱,才能支撐坡長5~6米的屋面。那么河姆渡人是怎樣架梁結頂?shù)哪?遺址出土的編號為59的木構件,是考古、建筑專家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構件。該件是一根長2.63米,直徑18厘米的兩頭榫,榫的體積比較小,位于截面中間,所以建筑專家認為這是一根立柱,是一根屋梁和地梁之間的立柱,這根立柱作為中柱太低,而作為檐柱又太高,因此它在屋內的空間位置應在中柱與檐柱之間。有了這根立柱后,可以在屋頂坡面中間增加一根次梁,這樣5米長的坡面可以通過兩段連接完成,使椽子的材徑可以大大縮小,從而降底屋頂?shù)闹亓?,使屋面得以架設。這是一根舉足輕重的構造柱,這根立柱架設后,為了穩(wěn)定起見,經中柱綁扎一根橫撐把中柱兩邊這兩根次梁撐住,從而使屋架更加穩(wěn)固。今天這種帶橫撐的五梁五柱干欄式建筑在西南邊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可以見到。
榫卯技術的應用
在河姆渡遺址干欄式建筑遺跡中,最有影響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帶榫卯的木構件,從形式看有柱頭及柱腳榫、梁頭榫、帶梢釘孔的榫、燕尾榫、平身柱卯眼、轉角柱卯眼,直欞欄干卯眼等。平身柱卯眼即是中柱上的卯眼,轉角柱卯眼即是檐柱的卯眼,與梁配合使用使中柱和檐柱、中柱與中柱、檐柱與檐柱得到緊密聯(lián)接,從而構成十分穩(wěn)定的屋架,使地板鋪設得到可靠保證。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地板長約100厘米,板厚6厘米,因此地梁之上還需要鋪設一道地栿才能擱置地板。如果用綁扎方式來固定地梁與屋柱的節(jié)點,那么用不了多久,樓板將會坍塌下來,只有榫卯發(fā)明以后,特別是帶梢釘孔榫應用以后,加強了梁柱的連接,凌空的干欄式建筑才能穩(wěn)穩(wěn)立住。可以說沒有榫卯木作技術就不會有河姆渡干欄式建筑。
出土的木構件中還有數(shù)件帶企口的構件,其中有標本的企口內出土時還插入一塊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塊。這種企口技術是密接拼板的一種較高工藝,后世多用于地板和廳堂屏風板墻拼接上。有專家認為當時的企口技術主要用于檐墻的墻體工程上面。遺址第二次考古發(fā)掘時,第四文化層底部出土一根長450厘米、寬8厘米的木構件,構件較寬一面兩頭各鑿一個長8厘米、寬6.8厘米、厚8厘米的卯眼,較窄一面鑿有一道寬3厘米、深3厘米、長320厘米的企口,同時在企口面兩端也各鑿一個小的卯眼,與較寬面的卯眼垂直相通。這根構件用于檐柱之間的地栿較大的卯眼用于連接柱枋,較小的卯眼可以插入帶榫構件,與檐柱捆扎,把地栿固定后,企口內可以插入80~100厘米長的木板,制成檐墻。后世店鋪門面的排板及室內可拆卸的板墻同樣是沿用企口技術。河姆渡文化的榫卯、企口木作技術充分反映當時的干欄式建筑技術己比較全面。
裝修工程的出現(xiàn)當時
干欄式建筑的裝修內容有室外走廊的欄干安裝、室內地坪平整處理、葦席鋪設和進出口及室內中柱,橫撐構件上的刻花裝飾等。居宅是人類生活、生產、社交的重要場所,也是裝修方面的重點。由于石質生產工具的制約,當時的地板比較粗糙,而且高低不平,從出土的"人"字形土塊看,室內坐臥處重要區(qū)域的地板曾經用泥土抹平,然后鋪上葦席,使得這些部位比較平整,容易打掃干凈,有利于休息。此外根據(jù)建筑學家分析,建筑遺跡中顯露出當時室外留有1米多寬的走廊,從出土的直板欄干卯孔看,走廊外側還安裝著欄干。第二次考古發(fā)掘時曾在第四文化層出土一根殘長112厘米、寬14.4厘米、厚7.2厘米的木構件,上有等距離小方卯,卯口長9.6厘米、寬4.8厘米、深3.6厘米,為插入直欞欄干所用??梢姾幽范扇嗽诳紤]安全因素的時候也考慮形式的美觀。在室內裝修中,他們還著意進行美化,出土的刻花木構件,馬鞍形五葉紋陶塊可能是室內懸掛于門框或中柱上的藝術品。居宅裝飾中最突出的是豎立于屋脊上的鳥形器(也稱蝶形器),它們用石、骨、木和象牙材料制作,正面刻有鳥和太陽的紋飾,背面比較粗糙,中間鑿有凹槽,頂端槽兩旁有穿孔突脊用于穿引細繩把鳥形器與木棒綁扎起來,再把木棒綁扎在脊梁上,突出展現(xiàn)上面的"鳥"。紹興戰(zhàn)國306號墓曾出土一座銅質屋模,屋頂立有一桿,桿頂有一立鳥,室內有4個樂人。許多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鳥形器可以和銅屋模上的立鳥聯(lián)系起來,反映古越人愛鳥、崇鳥的習俗??傊@些藝術品表現(xiàn)了河姆渡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把居宅的裝修提高到了藝術的階段。
空間的利用
河姆渡遺址的干欄式建筑,代表著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筑水平,雖然出土的榫卯木構件僅上百件,只占構件總數(shù)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shù)的節(jié)點還采用藤條綁扎加固方法,但這并不能因此而降低對河姆渡人建筑技術的評價。繼河姆渡遺址以后,考古工作者在江蘇吳江梅堰、海安青墩、浙江吳興錢山漾、廣東高要縣茅崗及湖北蘄春縣毛家嘴、四川成都十二橋等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干欄式建筑的遺跡。由于它適應江南地區(qū)多雨、潮濕的自然環(huán)境,還具有防蛇蟲猛獸和飼養(yǎng)家畜、堆放雜物的多方面功用,因此歷數(shù)千年不衰。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楊鴻勛先生指出,干欄式建筑促成了穿斗式結構的出現(xiàn),并直接啟示了樓閣的發(fā)明--提高地板(居住面),并利用了下部空間,最終導致閣樓與二層樓房的形成。河姆渡的干欄式建筑在中外建筑史上寫下光彩的一章。
干欄式房子,中國古籍亦稱作為干蘭、高欄、閣欄、葛欄,現(xiàn)代日本語則稱為高床,或認為考古學和民族志中所見的水上居址或柵欄居,均屬干欄式房子。
"干欄"式建筑主要應為防潮濕而建,長脊短檐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qū)的需要,各地發(fā)現(xiàn)的干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濕的建筑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筑采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直到今天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濕多雨的需要。傣族民居分為干欄式建筑、地面建筑、土掌房三種。干欄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全境和德宏州的瑞麗,遮放壩子。干欄式住房以竹木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墻、梯、欄等,各部件的連接用榫卯和竹篾綁扎,為單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瑞麗的干欄式建筑體現(xiàn)出較高的水平。孟連傣族為干欄式竹樓。地面建筑主要為芒市、盈江等地采用,為土墻平房,因受漢族影響,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紅河流域地區(qū)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于云南中部和東南部地區(qū)。土掌房以木梁柱和土墻承重土質平頂,形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因地勢建成二、三層的土樓,層層壘進,呈階梯形,有天井、樓層,一般居家擁有十數(shù)間房屋,平頂上可涼犧糧食或堆放農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涼,特別適合于干熱河谷地帶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