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或落葉灌木;枝常左右曲折。
葉互生,全緣或有齒,葉具柄。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 生,具苞片和小苞片;花萼5裂,宿存;花冠卵狀球形,壇狀或圓柱形,5裂,裂片小,花蕾時覆瓦狀排列;雄蕊10枚,不外露,花藥長圓形,頂端鈍,頂孔開裂,背部無芒或有芒,有時頂部有短而直立的角;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多數(shù)。
蒴果扁球形,室背開裂。
種子小,多數(shù),具網紋或狹翅。
木藜蘆屬有約44種,分布于南、北美洲,東亞,南至越南北部,但主產美洲。中國有3種,產云南、西藏。
尖基木藜蘆 Leucot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短柄木藜蘆 Leucothoe sessilifolia C. Y. Wu et T. Z. Hsu
圓基木藜蘆 Leucothoe tonkinensis Dop
茜草-性狀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
俯重(硬)坡磊(Hopea nutens)樹高18~30m,最高可達37m;樹徑130cm左右,分布于馬來半島及加里曼丹島等地。心邊材色區(qū)分困難:心材黃色,新鮮時綠色,久則材色轉呈黃褐色或深紅褐色;邊...
1葉基部耳狀心形;葉柄短,長不超過2毫米。短柄木藜蘆
1葉基部楔形或鈍圓;葉柄長8毫米以上。(2)
2葉橢圓形,基部楔形,近全緣;蒴果直徑3.5-4毫米。尖基木藜蘆
2葉橢圓狀卵形或寬橢圓形,基部鈍圓,邊緣具細尖鋸齒;蒴果直徑4-6毫米。圓基木藜蘆
從光脈藜蘆、烏蘇里藜蘆、毛穗藜蘆、長梗藜蘆、大理藜蘆、黑紫藜蘆、白藜蘆、綠藜蘆、狹葉藜蘆、阿爾泰藜蘆中分得生物堿、芪類和二肽類等化合物。
1. 降血壓作用
藥理實驗表明藜蘆生物堿大多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能快速明顯地降低血壓,降幅達20%~70%,并呈劑量依賴性。降壓時間維持30至60min,重復給藥未見急性耐藥現(xiàn)象。藜蘆不僅可以降低血壓,還能抑制心肌興奮性傳導,故用于治療高血壓心衰時,降壓的同時可改善心衰所致的心動過速,有利于緩解心臟過度負荷。
2.對血液流變學及凝血的影響
黑紫藜蘆中分得的反式白藜蘆醇具有很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強。烏蘇里藜蘆堿能顯著降低健康家兔及高粘血癥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該作用可能與其抑制紅細胞聚集能力、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及改善血液中影響血粘度的非細胞成分有關;該化合物能延長出血時間,提示可能有抗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降低全血及血漿粘度、抗血小板血栓等作用可能對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意義。
3. 抗血吸蟲和抗真菌作用
藜蘆對血吸蟲成蟲和幼蟲均有殺滅作用。藜蘆對結核菌也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短柄木藜蘆 Leucothoe sessilifoliaC. Y. Wu et T. Z. Hsu
灌木,高1-25米;小枝光滑,無毛,紫紅色,左右曲折,具縱條紋,或具狹翅。葉互生,革質,卵形或長圓形,長11-15厘米,寬5-6.5厘米,先端漸尖或常尾狀漸尖,基部耳狀心形,邊緣具粗鋸齒,齒尖有腺毛,表面無毛,背面疏生短刺毛,在脈上較多,中脈在表面凹陷,網脈在表面可見,側脈5-6,彎拱,至邊緣連結,中脈、側脈及網脈在背面明顯隆起;葉柄極短,粗壯,長不超過2毫米,無毛?;ㄎ匆?。果序總狀,腋生,長約7厘米,序軸被白色微柔毛,有果10-18枚,基部具數(shù)枚苞片;果梗長5-7毫米,小苞片2,對生,著生于花梗中部,花萼裂片卵形,長約5毫米,無毛,先端漸尖。蒴果球形,直徑5-6毫米,密被白色柔毛,5室,室背開裂,花柱柱狀,長約6毫米,宿存,無毛。種子細小,多數(shù),黃褐色,表面蜂窩狀。果期8月。
產我國西藏東南部。生于海拔約2800米的山坡針闊葉混交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墨脫。
尖基木藜蘆 Leucothoe griffithianaC. B. Clarke
常綠灌木,高3-4米;枝條稀疏,左右曲折,下垂,無毛。葉橢圓形,長11-14厘米,中部寬3.5-4.5厘米,革質,頂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向頂端疏具鈍細齒,兩面無毛,表面干后棕色,背面多少有凹點;葉柄長8-10毫米,無毛??偁罨ㄐ蛞干L3-5厘米,花序梗基部有少數(shù)棕色寬卵形的鱗片狀苞片,苞片長約3毫米,卵形,先端微尖頭;小苞片2,對生,著生于花梗中部,長約1毫米,微漸尖;花萼長約2毫米,肉質,基部連合;花冠近壇形,長5-6毫米,直徑約4毫米,裂片5,卵形、無毛;雄蕊10枚,長約2毫米,無毛,花藥長約1毫米,稍超出花冠,背部具2芒;子房扁球形,花柱單一,長約3毫米。蒴果扁球形,直徑3.5-4毫米,無毛,室背開裂。種子球形,壓扁,直徑約1.2毫米,邊緣有鱗片狀乳凸?;ㄆ?月,果期6-10月。
產云南西北部、西藏(墨脫、察隅)。生于海拔(1300-)2 500-3 400米的山谷密林沖或溝邊雜木林中。不丹亦有。
圓基木藜蘆Leucothoe tonkinensisDop
常綠灌木,高達4米;枝條纖細,無毛,干后褐色。葉革質,橢圓狀卵形或寬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尾長約2厘米,基部鈍圓,邊緣具細尖鋸齒,表面無毛,背面具伏生的糠粃狀疏短毛,中脈在表面凹陷,連同側脈、網脈在背面明顯,中脈與側脈在表面可見;葉柄長8-10(-15)毫米,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3-5厘米,多花,較密集,花序?;坑卸鄶?shù)覆瓦狀排列的苞片,苞片寬卵形,直徑約2.5毫米,具短尖頭,無毛;花梗長4-7毫米,無毛,中部以下具2枚小苞片,常為苞片所包裹,無毛;花萼裂片卵形,長約3毫米,無毛,邊緣微膜質;花冠壇狀,白色,口部5裂;雄蕊10枚,長約2毫米,無毛,花藥長約1毫米,背部具2芒;子房扁球形,花柱長約3毫米。蒴果扁球形,直徑4-6毫米,5縱裂,無毛;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無毛,常有狹翅?;ㄆ?月開始,果期6-11月。
產云南東南部。生于海拔2 000-2 300米的山地林內或干燥灌叢中。越南(北部)亦有。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hbr13n1" class="single-tag-height">27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與"圓基木藜蘆 Leucothoe tonkinensis Dop"相關的種有:
尖基木藜蘆Leucot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短柄木藜蘆Leucothoe sessilifolia (C. Y. Wu & T. Z. Hsu) C. Y. Wu & T. Z. Hsu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菫菜目 |
目英文名 | Violales |
科中文名 | 越桔科 |
科拉丁名 | Vacciniaceae |
屬中文名 | 木藜蘆屬 |
屬拉丁名 | Leucothoe |
種中文名 | 圓基木藜蘆 |
種拉丁名 | Leucothoe tonkinensis P. Dop |
生境 | 生境: 林中, 陰地 |
海拔下限 | 1550 |
海拔上限 | 2000 |
是否中國特有 | 否 |
是否引種栽培 |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外分布 | 越南北部 |
國內分布 | 云南省 |
有些資料將本種(圓基木藜蘆)歸為杜鵑花目越桔科植物。越桔科又稱"烏飯樹科",本科在Engler系統(tǒng)中置于杜鵑花科內作為亞科處理。
Benth. et Hook. f.,Gen. Plant. (1876),J. Hutch.(1932) 等人基于子房下位,果為漿果的特征,將越桔這一類從杜鵑花科獨立出了越桔科 Vacciniaceae。本世紀以來也有眾多學者以各個學科角度再研究 O. Drude 系統(tǒng),并提出各自的見解,如 H. F. Copeland (1944)、H. T. Cox (1948)、L. Watson (1965)、O. Hagerup 等人,但Drude系統(tǒng)仍被傳統(tǒng)地應用。
越桔亞科 Subfam. Vaccinioideae Drude 子房下位;漿果;花萼筒部與子房合生;雄蕊背部有距或無距,頂部伸長成管狀; 種子多數(shù),無翅。(越桔屬 Vaceinium、樹蘿卜屬 Agap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