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
危害癥狀:種子發(fā)芽出土后長出2對真葉時,容易發(fā)生此病。從苗尖向根部變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播種前要注意做好種子及土壤的消毒工作,在發(fā)病時先拔除并燒病苗,并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混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酒,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藍綠象
危害癥狀:大或幼林期常有藍綠象成蟲等危害。
防治方法:用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乳油1000-1500倍液噴灑均可達到防治的效果。
造林地選擇在海拔500米以下土層深厚和較濕潤的緩坡上,在雨季前先進行清雜、煉山,坡度超過25。時要開水平帶,植穴規(guī)格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株行距可根據立地的優(yōu)劣來確定,一般以2米×2米或2米×3米為宜。用裸根苗造林時,起苗后要及時漿根,并切除部分側枝,以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幼林期冠幅較小,應加強撫育管理,促進提早郁閉。在定植當年雨季末期進行除草、松土1次,以后3年內每年在雨季前、后各砍雜和穴狀鋤草、松土1次。在有條件的地方,結合雨季前的撫育每穴施復合肥100克,以加速幼林的生長。第4年后還要注意經??吵俾?,以免影響生長。
細基丸主要采用播種方式繁殖。
3-4月開花,果實在6月中旬開始成熟,至7月完全成熟。果實成熟時紅色,將果實采集后及時用粗砂搓去果皮,或用竹籮盛裝浸在水中,至果皮軟爛再脫去皮肉,洗凈后取得純凈種子。出種率20%左右。
苗期生長緩慢,播種最好在采收種子后當年9-10月進行,翌年雨季造林。播種前用清水浸泡種子10小時,撈出陰干即可播種,采用點播,種間距約3厘米,播種后15-20天開始發(fā)芽,發(fā)芽延續(xù)1個月左右,發(fā)芽率達65%以上。當小苗長至6-8厘米時進行分床,株行距15×20厘米,分床后要蓋蔭棚15-20天,待小苗恢復生長后方可拆除。當小苗達到分床規(guī)格時,也可移入營養(yǎng)杯中進行培育,苗高50厘米左右時上山造林。
1.刺吸式害蟲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薊馬、椿象等.這類害蟲用針狀口器刺吸花卉組織汁液,引起卷葉、蟲癭,或是葉片上出現灰色、黃色小斑點,或出現葉片、枝條枯黃等癥狀....
方法如下:一、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控制病蟲害蔓延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藥劑的毒性來防治病蟲害,以保持園林花木的政黨生長,許多重要病蟲害如能及時合理地用藥,??傻玫接行Э刂??;瘜W防治還有收效快的特點。當一些病蟲...
1、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膠體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連續(xù)二、三次均有效。2、黑斑病:藥劑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托布...
分布于中國海南(瓊山、白沙、昌江、東方、樂東、保亭、三亞、陵水、瓊海和臨高)、廣東(徐聞)、廣西(合浦)和云南;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印度等也有分布。
天然分布區(qū)的氣候為年平均氣溫18-26℃,極端最高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0℃,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適生的土壤為以砂壤土為表土的紅壤、磚紅壤性紅壤或磚紅壤性黃壤,母質為花崗巖或頁巖、礫巖、玄武巖等。
為海南熱帶稀樹草原及半落葉季雨林常見的樹種。通常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坡,尤多見于海拔300米以下的山野疏林緩坡上,常與厚皮樹、余甘子、白格、黑格、木棉、雞尖等喬木混生。頗耐干旱,在異常干燥的荒野上,其生長勢仍旺盛,由于其樹皮厚和萌芽力較強,常為火燒跡地及采伐跡地的殘余樹種。喜光性強,樹冠寬廣,枝條伸出擴展而成廣傘形,幼苗期稍耐庇蔭。天然下種繁殖效果頗好,幼苗幼樹生長均正常。
喬木,高達20米,胸徑20-40厘米;樹皮暗灰黑色,粗糙;韌皮部淡赭色,有清香氣味;小枝密被褐色長柔毛,老枝無毛,有皮孔。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有時為橢圓形,長6-19厘米,寬2.5-6厘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葉面除中脈被微柔毛外無毛,干時藍綠色,葉背淡黃色,被柔毛;側脈每邊7-8條,纖細,上面微凸起,下面凸起,網脈明顯;葉柄長2-3毫米,被疏粗毛。
花單生于葉腋內,綠色,直徑1-2厘米;花梗長1-2厘米,被淡黃色疏柔毛,中部以下有葉狀小苞片1-2個;萼片長圓狀卵圓形,長8-9毫米,漸尖,外面被疏柔毛;花瓣內外輪近等長,或內輪的稍短,厚革質,長卵圓形,長8-9毫米,被微毛,干后黑色;藥隔頂端截形;心皮長圓形,被柔毛,柱頭卵圓形,頂端全緣,每心皮有胚珠1顆,基生。果近圓球狀或卵圓狀,直徑約6毫米,紅色,干后黑色,無毛;果柄柔弱,長1.5-2厘米?;ㄆ?-5月,果期4-10月。
木材紋理通直,結構致密,木質硬重,加工稍難,縱切面難得光滑;干燥后有開裂,并略會撓曲或變形,材色一致。適作梁、柱、門、窗、農具等用材。樹皮頗韌,可作編繩之用。果可食。由于其干形通直。常綠。耐干旱,冠塔形,可作行道綠化樹種。
格式:pdf
大?。?span id="4a9cmie"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 24頁
評分: 4.3
1 第一章 園林植物病害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園林植物病害 (一)名詞解釋 1.園林植物病害 2. 病原 3. 非侵染性病原 4. 癥狀 5. 病狀 6. 病征 答案: 1.園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環(huán)境條件的持續(xù)干擾,強度超過了植物能夠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在生理上和外觀上表現出異常,并造成經濟損失的現象,稱為園林植物病害。 2.引起園林植物發(fā)生病害的原因稱病原。 3.是稱不適宜于園林植物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稱為非侵染性病原。 4.園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態(tài)上所表現出來的不正常變化,稱為癥狀。 5.是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狀態(tài)。 6.是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征。 (二)填空題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園林植物為寄生對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 )、( )、植 原體、寄生性種子植物、線蟲、螨類等
格式:pdf
大?。?span id="uojgget"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 11頁
評分: 4.6
八月病蟲害預測及防治 八月份北京地區(qū)進入伏旱季節(jié),高溫高濕的天氣,為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 擴散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為此,各苗圃和項目基地應切實提高病蟲害的防范意識, 充分落實“以防為主,及時防治”的貫徹目標。針對最近一段時間持續(xù)降雨的天 氣情況,結合永樂店鎮(zhèn)小安苗圃基地柳樹發(fā)生的樹干腐爛病, 現將本月有可能發(fā) 生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本月病蟲害防治以第二代美國白蛾、 第三代國槐尺蛾、 柏毒蛾、刺蛾類(扁 刺蛾、黃刺蛾)、黃楊絹野螟、槐潛葉蛾、小木蠹蛾、光肩星天牛、蠐螬、第二 代火炬螟蛾、蚜蟲、葉螨(紅蜘蛛)、蚧殼蟲、白粉病、黃櫨黃萎病、腐爛病為 主。 美國白蛾 1、第二代美國白蛾:八月上旬,仍是第二代美國白蛾幼蟲的危害時期, 8 月下 旬至 10月下旬為三代幼蟲危害期。在幼蟲期做到早發(fā)現、早防治。如果有幼蟲 危害,就要對所管轄區(qū)域進行檢查,及時防治。 防治方法:藥劑選用 bt 乳劑 40
銀柴形態(tài)特征
--野外采集植物數據--
中文種名 |
|
拉丁學名 | Aporosa dioica |
科名 | 大戟科 |
采集時間 | 2009年08月21日 |
采集地點 | 海南 東方 東河 |
采集人 | 鄭希龍、潘雅書 |
采集樣品類型 | 果實 |
引種材料類型 | 果實 |
生活型 | 小喬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山谷、山腰、疏林、路旁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細基丸、弓果藤、烏心楠 |
果實顏色 | 橙紅色 |
花期 | 4-7月 |
果期 | 8-10月 |
平均鮮重(kg/m2) | 2 |
平均干重(kg/m2) | 0.5 |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 | 5 |
分布 | 普遍 |
單位面積產量 | 5 |
地區(qū)蘊藏量評估 | 較少 |
喬木,高達9米,在次森林中常呈灌木狀,高約2米;小枝被稀疏粗毛,老漸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6-12厘米,寬3.5-6厘米,頂端圓至急尖,基部圓或楔形,全緣或具有稀疏的淺鋸齒,上面無毛而有光澤,下面初時僅葉脈上被稀疏短柔毛,老漸無毛;側脈每邊5 7條,未達葉緣而彎拱聯結;葉柄長5-12毫米,被稀疏短柔毛,頂端兩側各具1個小腺體;托葉卵狀披針形,長4-6毫米。雄穗狀花序長約2.5厘米,寬約4毫米;苞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頂端鈍,外面被短柔毛;雌穗狀花序長4-12毫米;雄花:萼片通常4,長卵形;雄蕊2-4,長過萼片;雌花:萼片4-6,三角形,頂端急尖,邊緣有睫毛;子房卵圓形,密被短柔毛,2室,每室有胚珠2顆。朔果橢圓狀,長1-1.3厘米,被短柔毛,內有種子2顆,種子近卵圓形,長約9毫米,寬約5.5毫米?;ü趲缀跞辍?/p>
|
|
常生長于海拔200-950米林內或村寨附近 。為熱帶樹種之一。耐干旱、耐瘠薄、粗生、適應性廣,沿海稀樹草原至半落葉季雨的平原荒野地、山地、山腰、小溪、溝谷等地帶土壤,干燥性砂壤土,燥紅壤土及磚紅壤性質土都能生長正常。年平均氣溫在24-25℃,最冷月平均氣溫16-18℃,年降水量為1000-1800毫米。常與細基丸、福建茶、麻子果、五指山柑、厚皮樹、白格、黑格、銀葉樹等灌喬木混生,亦有小塊狀純林,于村旁、小溪旁生長良好。強喜光樹種,在常綠季雨林的密林中少見。在半落葉季雨的疏林中散生頗多,較多散生于灌木林中,生勢茂盛。為灌木林中上層林木,幼苗和幼樹能耐較短期蔭蔽。
中國云南特有種,僅分布于云南元江流域的個舊市保和鄉(xiāng)及黃草壩鄉(xiāng),范圍十分狹窄。 生于海拔300-800米石灰?guī)r山地灌從中。主要的伴生植物有橢圓葉木藍、細基丸、三葉漆、火繩樹、毛葉黃杞、山麻黃、厚皮樹、總狀花羊蹄甲、樸葉扁擔桿、灰毛漿果楝、深紫木藍、霸王鞭、黃茅、孔穎草、地果、大葉千斤拔等。耐干旱,根部過于潮濕或積水易腐爛。
分布區(qū)熱量豐富,氣候干旱,屬于熱河谷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9.2-23.7℃,極端最低氣溫2.5℃,極端最高溫40.5℃,年雨量805.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69%,土壤為燥紅壤、赤紅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