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 厚果雞血藤 | 拉丁學名 |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
---|---|---|---|
別????名 | 少果雞血藤、毒魚藤、大藤蔃。 | 界 | 植物界 |
科 | 豆科 | 亞????科 | 蝶形花亞科 |
屬 | 崖豆藤屬 | 種 | 厚果雞血藤 |
分布區(qū)域 | 四川、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 |
生長于溪邊、疏林下及灌木叢中。
味苦辛、熱,有毒,具有殺蟲、攻毒、止痛之功效。主治疥瘡、癬、癩、痧氣腹痛、小兒疳積等疼痛〔1〕。廣東省連縣等地民間用以治療乙型肝炎。2100433B
圓錐花序腋生,長15~30厘米;花2~5朵簇生于序軸的節(jié)上;苞片卵圓形,少毛;萼鐘形,5齒裂,裂片三角形,淺綠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瓣5,紫紅色;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線形,花柱彎曲,柱頭圓形。莢果厚,木質,卵球形或矩圓形,黃灰綠色,并有斑點,種子1~5枚,紅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雞血藤,為五味子科、大血藤科、菟絲子科、蝶形花科等多種植物的別稱
黑血藤,別名為老鴉花藤,為豆科植物長莢油麻藤的老莖。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谷疏林中。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有補血活血;清肺潤燥;通經(jīng)活絡的功效。雞血藤,為五味子科、大...
雞血藤和大血藤是兩種不同藥材,從來源到功能主治都不相同。但是大血藤與雞血藤都屬于為藤莖類藥材,在砍斷時都有紅褐色血液狀汁液流出。 大血藤:也叫紅藤,藥性平、味苦,歸大腸、肝經(jīng)。功能清熱解...
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格式:pdf
大?。?span id="46xfq4w" class="single-tag-height">185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4
目的:采用RP-HPLC法測定排風藤莖葉果中番茄堿的含量.方法:建立RP-HPLC法測定排風藤莖、葉、果中番茄堿含量的方法.色譜柱為YMC-Pack ODS-AA(150mm×4.6mm,5μm),流動相為乙腈-水(90∶10,v.v-1),流速為1mL.min-1,柱溫為30℃,紫外檢測波長為203nm.線性范圍:0.10~0.60mg.mL-1(相關系數(shù)r=0.999 7).結果:測得排風藤莖葉果中番茄堿的含量分別為1.104mg.g-1、0.494mg.g-1、1.030mg.g-1;RSD分別為2.60%、2.40%、2.80%;平均回收率為97.6%,RSD為2.93%(n=9).結論:該方法快速、簡便、準確度高,可為開發(fā)利用三峽庫區(qū)民間中草藥排風藤提供研究基礎.
格式:pdf
大?。?span id="91wbxrg" class="single-tag-height">185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目的:觀察扶芳藤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自由基的影響。方法:將48只健康家兔隨機分為假手術組(A組)、缺血再灌注模型組(B組)、卡托普利對照組(C組)、扶芳藤大劑量組(3.6g/kg)(D組)、扶芳藤中劑量組(1.8g/kg)(E組)、扶芳藤小劑量組(0.9g/kg)(F組),每組8只。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丙二醛(MDA)含量。結果:模型組在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后SOD的活性顯著降低,MDA含量明顯增加,與假手術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模型組比較,用藥各組在相應時段均有明顯降低MDA含量及提高SOD活力的作用(P<0.01);其中扶芳藤大劑量作用優(yōu)于卡托普利組(P<0.01或P<0.05),中劑量組與卡托普利作用相當(P>0.05)。結論:扶芳藤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了脂質體的氧化,從而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起到了保護作用,尤其以扶芳藤大劑量組表現(xiàn)更為明顯。
巨大藤本,長達15米。幼年時直立如小喬木狀。嫩枝褐色,密被黃色絨毛,后漸禿凈,老枝黑色,光滑,散布褐色皮孔,莖中空。羽狀復葉長30-50厘米;葉柄長7-9厘米;托葉闊卵形,黑褐色,貼生鱗芽兩側,長3-4毫米,宿存;小葉6-8對,間隔2-3厘米,草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圓鈍,上面平坦,下面被平伏絹毛,中脈在下面隆起,密被褐色絨毛,側脈12-15對,平行近葉緣弧曲;小葉柄長4-5毫米,密被毛;無小托葉。總狀圓錐花序,2-6枝生于新枝下部,長15-30厘米,密被褐色絨毛,生花節(jié)長1-3毫米,花2-5朵著生節(jié)上;苞片小,闊卵形,小苞片甚小,線形,離萼生;花長2.1-2.3厘米;花梗長6-8毫米,花萼杯狀,長約6毫米,寬約7毫米,密被絨毛,萼齒甚短,幾不明顯,圓頭,上方2齒全合生;花冠淡紫,旗瓣無毛,或先端邊緣具睫毛,卵形,基部淡紫,基部具2短耳,無胼胝體,翼瓣長圓形,下側具鉤,龍骨瓣基部截形,具短鉤;雄蕊單體,對旗瓣的1枚基部分離;無花盤;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長于子房,向上彎,胚珠5-7粒。莢果深褐黃色,腫脹,長圓形,單粒種子時卵形,長5-23厘米,寬約4厘米,厚約3厘米,禿凈,密布淺黃色疣狀斑點,果瓣木質,甚厚,遲裂,有種子1-5粒;種子黑褐色,腎形,或擠壓呈棋子形?;ㄆ?-6月,果期6-11月。
種子和根含魚藤酮,磨粉可作殺蟲藥,能防治多種糧棉害蟲;莖皮纖維可供利用。
產(chǎn)浙江(南部)、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緬甸、泰國、越南、老撾、孟加拉、印度、尼泊爾、不丹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