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半導體技術工程師 | 所屬行業(yè) | 電子/微電子 半導體 |
---|---|---|---|
就????業(yè) | 芯片制造廠商 | 相關專業(yè) | 微電子、物理、材料、機電一體化 |
所屬職業(yè) | 電子通信技術類工程技術人員 |
教育培訓:
微電子、物理、材料、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yè)大專以上學歷。有著良好的物理學及數(shù)學理論基礎,良好的專業(yè)英語文摘閱讀理解能力;
熟練使用Verilog或VHDL編程,熟練掌握FPGA、ASIC前端設計等EDA工具,較強的模擬電路設計能力 。工作經(jīng)驗:
從事3年以上半導體行業(yè)及相工作,負責過單片機、視頻處理器或顯示控制器的設計開發(fā)。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熟悉質(zhì)量管理體系,具備吃苦耐勞、刻苦鉆研和團隊精神 。
半導體行業(yè)人才匱乏,中高級人員尤其短缺。作為一名合格的半導體工程師,可以去很多企業(yè)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不論是芯片制造廠商,還是高端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制造、研發(fā)企業(yè),都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半導體工程師。半導體技術工程師還可進一步向版圖設計工程師轉(zhuǎn)變。且需要注冊電氣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
負責全盤設備(半導體器件制造設備)的維護、制造和流程監(jiān)督;
負責產(chǎn)品生產(chǎn)線上流程設計;
負責半導體生產(chǎn)設備的組裝、運行、維護,MES系統(tǒng)的過程的設定、控制;
負責日常生產(chǎn)的安排,保證生產(chǎn)的正常運轉(zhuǎn)。
規(guī)劃芯片規(guī)格與方案設計;
進行IP 算法研究與數(shù)字模塊設計;
進行芯片集成設計、綜合與仿真驗證;
測試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的半成品、成品;
解決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chǎn)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去參加勞動就業(yè)中心參加學習考試取得
銷售快,技術工資都不高
KBSK??
半導體工程師是制造業(yè)的擠出人才,在各個產(chǎn)業(yè)、行業(yè)都有廣泛的人才需求,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半導體工程師,可以去很多企業(yè)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不論是一些簡單的芯片制造廠商,還是一些高端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制造、研發(fā)企業(yè),都需要具有很高水平的半導體工程師,所以說半導體工程師擁有良好的就業(yè)前景。
格式:pdf
大?。?span id="b8rlivj" class="single-tag-height">4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實用標準文案 精彩文檔 建 平 縣 職 業(yè) 教 育 中 心 備 課 教 案 課 題 模塊(單元)第一章 項目(課) 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授課班級 11電子 授課教師 安森 授課類型 新授 授課時數(shù)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描述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標 能夠知道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崗敬業(yè)精神 教學核心 教學重點 半導體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思路概述 先講解半導體的特點,再講 P型半導體和 N型半導體的特點 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演示法。 教學工具 電腦,投影儀 教 學 過 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候,安全教育,上實訓課時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在實訓室不要亂動電源。 二、復習提問:生活中哪些電子元器件是利用半導體制作出來的? 三、導入新課: 我們的生活中根據(jù)導電能力的強弱可以分成哪幾種, 這節(jié)課我
格式:pdf
大?。?span id="mdaadro" class="single-tag-height">4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No. Type Vi Vo Fre Package Io ηmax OCP OTP SP 技術誤 差 同類PIN對PIN產(chǎn)品型 號 適用產(chǎn)品范圍 備注 1 TD1410 3.6~20 1.222~18 380KHz SOP-8 2A 95% Y ≤3% MPS1410/9141/ACT4060/A TC4012/FSP3126/ZA3020 等 便攜式DVD、LCD顯示驅(qū)動板。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數(shù)碼相 框.電信ADSL.車載DVD/VCD/CD.GPS。安防等 TD1410采用CMOS工藝 /6寸晶圓。是一款高效率低損耗 ,工作穩(wěn)定 ,性價比 很高使用面廣的 DC/DC電源管理芯片。 3 TD1534 1~20 0.8~18 380KHz SOP8 2A 95% Y ≤2% MP1513 TD1513 路由器,便攜式 DVD、機頂盒、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 LCD顯示 驅(qū)動板 .液晶
半導體技術就是以半導體為材料,制作成組件及集成電路的技術。在周期表里的元素,依照導電性大致可以分成導體、半導體與絕緣體三大類。最常見的半導體是硅(Si),當然半導體也可以是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砷化鎵(GaAs),但化合物半導體大多應用在光電方面。
絕大多數(shù)的電子組件都是以硅為基材做成的,因此電子產(chǎn)業(yè)又稱為半導體產(chǎn)業(yè)。半導體技術最大的應用是集成電路(IC),舉凡計算機、手機、各種電器與信息產(chǎn)品中,一定有 IC 存在,它們被用來發(fā)揮各式各樣的控制功能,有如人體中的大腦與神經(jīng)。
如果把計算機打開,除了一些線路外,還會看到好幾個線路板,每個板子上都有一些大小與形狀不同的黑色小方塊,周圍是金屬接腳,這就是封裝好的 IC。如果把包覆的黑色封裝除去,可以看到里面有個灰色的小薄片,這就是 IC。如果再放大來看,這些 IC 里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組件,彼此由金屬導線連接起來。除了少數(shù)是電容或電阻等被動組件外,大都是晶體管,這些晶體管由硅或其氧化物、氮化物與其它相關材料所組成。整顆 IC 的功能決定于這些晶體管的特性與彼此間連結(jié)的方式。
半導體技術的演進,除了改善性能如速度、能量的消耗與可靠性外,另一重點就是降低制作成本。降低成本的方式,除了改良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流程與采用的設備外,如果能在硅芯片的單位面積內(nèi)產(chǎn)出更多的 IC,成本也會下降。
所以半導體技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趨勢,就是把晶體管微小化。當然組件的微小化會伴隨著性能的改變,但很幸運的,這種演進會使 IC 大部分的特性變好,只有少數(shù)變差,而這些就需要利用其它技術來彌補了。
半導體制程有點像是蓋房子,分成很多層,由下而上逐層依藍圖布局迭積而成,每一層各有不同的材料與功能。隨
著功能的復雜,不只結(jié)構(gòu)變得更繁復,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與建筑物最不一樣的地方,除了尺寸外,就是建筑物是一棟一棟地蓋,半導體技術則是在同一片芯片或同一批生產(chǎn)過程中,同時制作數(shù)百萬個到數(shù)億個組件,而且要求一模一樣。因此大量生產(chǎn)可說是半導體工業(yè)的最大特色 。
把組件做得越小,芯片上能制造出來的 IC 數(shù)也就越多。盡管每片芯片的制作成本會因技術復雜度增加而上升,但是每顆 IC 的成本卻會下降。所以價格不但不會因性能變好或功能變強而上漲,反而是越來越便宜。正因如此,綜觀其它科技的發(fā)展,從來沒有哪一種產(chǎn)業(yè)能夠像半導體這樣,持續(xù)維持三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
半導體制程是一項復雜的制作流程,先進的 IC 所需要的制作程序達一千個以上的步驟。這些步驟先依不同的功能組合成小的單元,稱為單元制程,如蝕刻、微影與薄膜制程;幾個單元制程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塊制程,如隔絕制程模塊、接觸窗制程模塊或平坦化制程模塊等;最后再組合這些模塊制程成為某種特定 IC 的整合制程
。
曝光顯影:在所有的制程中,最關鍵的莫過于微影技術。這個技術就像照相的曝光顯影,要把 IC 工程師設計好的藍圖,忠實地制作在芯片上,就需要利用曝光顯影的技術。在現(xiàn)今的納米制程上,不只要求曝光顯影出來的圖形是幾十納米的大小,還要上下層結(jié)構(gòu)在 30 公分直徑的晶圓上,對準的準確度在幾納米之內(nèi)。這樣的精準程度相當于在中國大陸的面積上,每次都能精準地找到一顆玻璃彈珠。因此這個設備與制程在半導體工廠里是最復雜、也是最昂貴的。
半導體技術進入納米時代后,除了水平方向尺寸的微縮造成對微影技術的嚴苛要求外,在垂直方向的要求也同樣地嚴格。一些薄膜的厚度都是 1 ~ 2 納米,而且在整片上的誤差小于 5%。這相當于在100個足球場的面積上要很均勻地鋪上一層約1公分厚的泥土,而且誤差要控制在 0.05 公分的范圍內(nèi)。
蝕刻:另外一項重要的單元制程是蝕刻,這有點像是柏油路面的刨土機或鉆孔機,把不要的薄層部分去除或挖一個深洞。只是在半導體制程中,通常是用化學反應加上高能的電漿,而不是用機械的方式。在未來的納米蝕刻技術中,有一項深度對寬度的比值需求是相當于要挖一口 100 公尺的深井,挖完之后再用三種不同的材料填滿深井,可是每一層材料的厚度只有 10 層原子或分子左右。這也是技術上的一大挑戰(zhàn)。
除了精準度與均勻度的要求外,在量產(chǎn)時對于設備還有一項嚴苛的要求,那就是速度。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在同樣的時間內(nèi),如果能制造出較多的成品,成本自然下降,價格才有競爭力。另外質(zhì)量的穩(wěn)定性也非常重要,不只同一批產(chǎn)品的質(zhì)量要一樣,今天生產(chǎn)的 IC 與下星期、下個月生產(chǎn)的也要具有同樣的性能,因此質(zhì)量管控非常重要。通常量產(chǎn)工廠對于生產(chǎn)條件的管制,包括原料、設備條件、制程條件與環(huán)境條件等要求都非常嚴格,不容任意變更,為的就是保持質(zhì)量的穩(wěn)定度。
納米技術有很多種,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由下而上的方式或稱為自組裝的方式,另一類是由上而下所謂的微縮方式。前者以各種材料、化工等技術為主,后者則以半導體技術為主。以前我們都稱 IC 技術是「微電子」技術,那是因為晶體管的大小是在微米(10-6米)等級。但是半導體技術發(fā)展得非??欤扛魞赡昃蜁M步一個世代,尺寸會縮小成原來的一半,這就是有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大約在 15 年前,半導體開始進入次微米,即小于微米的時代,爾后更有深次微米,比微米小很多的時代。到了 2001 年,晶體管尺寸甚至已經(jīng)小于 0.1 微米,也就是小于 100 納米。因此是納米電子時代,未來的 IC 大部分會由納米技術做成。但是為了達到納米的要求,半導體制程的改變須從基本步驟做起。每進步一個世代,制程步驟的要求都會變得更嚴格、更復雜。